本钢新闻
一切拿成本“说事”
——北营炼钢厂开展“日清日结”对标挖潜工作纪实
  钢坯超计划70630吨;完成铁水消耗992kg/t,较预算降低8kg/t;钢坯电耗较计划降4.82kwh/t,实现增效633万元;白灰消耗完成37.8kg/t,较去年同期降低0.3kg/t达历史最好水平。1~4月份,累计较预算降低成本15576万元。
  一组组飘红的数字,递交了北营炼钢厂今年前4个月生产经营工作的满意答卷;数字的背后,是“日清日结”对标挖潜给成本管理带来的强劲动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厂全面贯彻落实“日清日结”对标挖潜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在措施的制订和落实上下功夫,依托技术创新,树立管理者思维,确保了“日清日结”对标挖潜工作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成本要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

  在“日清日结”对标挖潜工作中,该厂积极跟国内先进同行、国内行业平均水平开展对标工作,找出存在的差距,以及存在差距的原因。同时,针对存在的差距,结合实际,制订整改措施。
  在措施的制订和落实上,该厂进一步转变观念,将措施为职工解读好,细化到职工的每项生产操作上、每一个生产参数上,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采访中,该厂成本工作负责人刘全生对记者说,比如铁水消耗这个指标,要求达到996kg/t,职工并不清楚要具体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要求。为此,该厂技术系统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为岗位职工制订了根据不同钢种、炉况加入具体范围的废钢量,让职工在降本工作上,做到心里有数,手中有准。该厂技术系统还对职工在生产操作上存在的一些惯性操作进行纠正,控制生产成本的增加。
  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让职工在成本控制上的效益“看得见、摸得着”,进一步增强职工降成本的积极性。在该厂每个转炉的主控室信息板上都明确标明超产一吨当班得到的奖励金额,以及当天需要进行的转炉操作。同时,每个班组都有针对氧气工、合金工制订的奖励考核方案,让职工非常清楚自己的操作所能带来的效益。

依托技术创新收获“金豆子”

  为了实现技术创新创效,该厂通过对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使技术创新体系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不仅提升了技术管理水平,而且锻炼了技术人才队伍。同时,一批先进的冶炼技术在该厂得到广泛应用,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消化创新生铁补炉技术。该厂原采用传统的补炉方法,需消耗镁砂等耐火材料,不仅成本高,消耗资源,而且污染环境。技术攻关组在对外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生铁补炉”这一创新性的节能降耗措施。该厂炼钢作业二区二号转炉大班长吕宏鹏对记者说:“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每天可以节约两吨补前大面的炉料,每月可以节约补炉料60吨,一吨按市价5000元计算,月可以降成本30万元。
  该厂炼钢作业二区二号转炉甲班班长邰国玉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各班组的降成本工作主要是控制白灰和合金消耗。在控制白灰消耗上,采取“全留渣”操作,可以降低一半的白灰消耗,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全厂范围陆续推广。

转变“角色”定位实现全程对标

  采访中,该厂厂长郭晓春告诉记者,本钢集团要求各厂矿转变身份,全程参与到生产经营中。打个比方说,以前他们厂矿就好比是厨师,只负责对各种食材进行加工,其他的事情不用考虑。但现在要自己作为酒店的股东,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参与各项工作,不仅要加工好食材,还要考虑食材的性价比,更要考虑后期饭菜的销售量和利润空间。
  在实际工作中,该厂不仅在降低物料单耗上下功夫,也用相当的精力在生产经营上做文章,关注物料的价格和产品的价格。配合采购中心,实现采购物料优质、低价、长寿命;配合国贸公司和财务部对生产的品种进行全测算,多生产盈利的品种,不生产亏损的品种,以提高企业效益。该厂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生产经营攻关团队,逐步与自身、板材,以及同行业先进指标开展对标活动。
  该厂计划员杨海涛通过对2018年消耗情况的实际测算,发现生产一区按产量结算的包消耗物料热电偶存在降价空间,于是,主动与采购中心和供货厂家沟通,将吨钢承包价格从原来的1.2元/吨降低到1.16元/吨,月降低成本8500元,年效益10万元。再以今年北营公司使用的白云石为例,价格从去年的60元/吨直接上涨到82元/吨,涨幅36.7%,年将减效517万元。
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