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培训带来的变化
  “轧制产品超过50万吨,如果不更换立轴,产品表面就会出现翘皮……”作业长刘鸿智在前面认真地讲解,职工们一边听一边仔细记录着。这是记者在板材热连轧厂1700生产线生产作业区职工技能培训中看到的情景。
  日前,记者来到1700生产线作业区,感受技能培训给作业区和职工带来的全新变化。
  在作业区会议室里,近20名职工整齐就坐,认真听着刘鸿智的讲解,并不时记着笔记。培训间隙,刘鸿智告诉记者,每天倒班职工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岗,由作业区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对当班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如果赶上有检修,还会到现场对职工进行实操技能培训。
  刘鸿智说,像这样的职工技能培训,作业区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尤其是今年本钢集团开展“三大规程”“四大标准”培训后,作业区在原有培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内容,使培训更加贴近实际。一般来说,培训主要分三大类:一类是日常通用性的,如轧钢基础理论知识;二类是专业性的,如盲板的操作、轧机检修换辊;三类是安全,如消防设施的使用。培训结束后,作业区还组织考试,对成绩好的给予奖励。刘鸿智说,培训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让职工熟悉各种技能操作,更重要的是要让职工知道为什么这样操作。目前,该作业区的职工技能培训覆盖率达100%,且效果明显。
  刘鸿智告诉记者,以前最多时,一晚上有十几个单位电话,现在基本没有了。现场遇到问题,操作员对照操作指导,大部分可以自己解决。目前,作业区完成的各项生产指标在厂里也经常名列前茅。
  该作业区工艺技术专责孙开宇告诉记者,他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进厂已5年,通过参加职工技能培训,增长了经验和见识,特别是在生产现场的工艺参数调整和轧制技术水平提升等方面帮助很大。比如产品出现氧化铁皮的时候,要控制好烧钢工艺、调整好精轧机组的工艺参数等,消除产品缺陷。再如板型的控制,不是简单地作操作上的调整,还要考虑设备的稳定、模型的适应性等因素,这些以前职工了解得并不全面。
  作业区操作人员陈兆刚说,过去在操作上存在不足和一些不适应产品质量要求的操作,通过培训,纠正了职工不规范的操作,对标准化操作认识更加深刻。而且在培训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当场提出来,当场得到解答。
  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不足,是操作人员普遍存在的“通病”。通过培训,弥补了职工理论上的“不足”,使职工技能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