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全面发力 多点突破 纵深推进
本钢集团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新年新气象。“以‘四定’为核心的“三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实现预期目标。”满载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收获,本钢集团以崭新的姿态步入2020年。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老国企的新使命。本钢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部署和省委巡视反馈整改任务要求,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四定”工作及配套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厂办大集体改革等企业改革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
  “四定”作为本钢集团“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历史上调整最大、涉及面最广、周期最长的一次人事制度配套改革,也是彻底扭转被动局面,营造风清气正的生产经营环境,为未来体制机制改革奠定基础的重要举措。从2018年初开始,本钢集团分两个阶段全面推进“四定”工作。2018年1月,“四定”第一阶段工作全面启动,通过机构调整、干部调整、岗位编制调整和薪酬调整,本钢集团实现了精干机构、瘦体强身、职责清晰、科学分配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了“事与岗的匹配、薪与岗的适应”。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后,本钢集团在实现压缩2个管理层级的基础上,将原355个处级及以上机构压减至229个,削减比例35.5%;打通了干部能上能下通道,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削减15.03%、管理人员减少15%、生产厂矿管理业务人员比例降至8%以内(其中科级干部减少40%)。同时,建立起了精干高效的集团管控体系,重叠、效能低、虚设的机构得到全面清理,释放了企业活力。
  在顺利实现“四定”第一阶段目标的基础上,2019年,本钢集团全面推进“四定”第二阶段工作。到去年底,全集团竞聘工作基本完成,各单位管理、业务、技术岗位累计聘任人数7028人,参加竞聘8557人,参与人员落聘率17.9%,其中原在岗人员平均落聘率7%,最高达到34%。从总体岗位调整情况看,涉及职群或职级岗位变动调整2670人,平均调整率为37%。现在,本钢集团“四定”工作已达到预期,初步实现了“人岗相适”,有效解决了“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增不能减”的问题,职工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进一步增强,有力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收到初步成效。去年以来,本钢集团职工参与职称申报、技能鉴定人数大幅提升,管理、技术创新氛围愈发浓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产品产量、质量的稳步提升。
  在“四定”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本钢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省国资委的指导下,以爬坡过坎的韧劲和勇气,与“四定”工作同步展开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确保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推进,本钢集团多次参加项目推介,积极与部分潜在战略投资者进行深入洽谈交流,完成了初步尽职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经省政府推荐,去年上半年,本钢集团正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第四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名单。目前,按照省国资委要求,本钢集团正在进行第二轮审计评估的前期工作,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工作正积极稳妥推进。
  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实现预期目标。据了解,为确保厂办大集体改革按照省市提出的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推进,本钢集团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本钢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实施指导意见》等“1+9”推进文件体系,按时完成了企业性质界定工作、职工身份认定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以及清产核资、审计评估工作等企业负责的各项工作任务。本钢集团还积极推进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已完成15户“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同时积极推进社会化改革工作,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拟定了工作预案,启动了本钢集团离退休人员、退养职工集中管理工作。此外,本钢集团还完成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建立了公务交通出行保障机制,减少公务用车570辆,年费用降低3932万元,减少比例达54.49%。
  据悉,下一步,本钢集团将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全力推进本钢集团层面混改,继续推进“四定”改革,巩固现有成果,配套改革措施,让“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真正形成制度共识,并进一步深化企业瘦身健体等工作,让改革的优势充分显现,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