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科技为企 奋斗有我
本钢集团青年科技人才担起创新重任
  “科技为企,奋斗有我。”在刚刚过去的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去年荣获辽宁青年科技奖的板材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副主任研究员、电镀锌单元组长高洪刚为自己写下这样一句话。眼下,高洪刚与本钢集团众多青年科技人才正立足岗位,承担着本钢集团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重任。
  近年来,本钢集团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以温情感召人才、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积极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不忘初心、勇挑重担的科技型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获辽宁青年科技奖的板材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副主任研究员、电镀锌单元组长高洪刚就是其中的代表。
  “2004年,我从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技术中心新产品处冷轧板研究室,从事冷轧(镀锌)汽车板新产品研发与产品质量提升等技术攻关、推广工作,不知不觉中,已经在企业科研这条路上奔走了16年。”高洪刚介绍,作为青年科技人员,要有一颗想做事的心,要主动参与和承担更多任务。这些年,高洪刚从事的科研工作很多,其中作为主要项目参与人完成的超高强PHS1500热压成形钢、电镀锌汽车用预磷化外板等,填补了本钢集团的空白。
  近两年,作为主要人员,高洪刚积极投入省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项目“电镀锌汽车表面板研发”和本钢集团重点攻关项目“电镀锌产品质量提升攻关”电镀锌产品表面质量提升攻关”项目工作中。经过他和团队的努力,先后完成了供神龙汽车电镀锌TRIP800产品研发、汽车用电镀锌超深冲钢DC06磷化产品研发、汽车用电镀锌180BHE+Z磷化产品的研制开发,汽车油箱专用钝化产品研发等。“电镀锌产品质量提升攻关”项目成功完成并通过中国金属学会组织的行业鉴定,得到行业内评审专家的认可。目前,本钢已成为继宝武集团之后第二家具备生产电镀锌汽车板和高端家电板能力的企业。
  像高洪刚一样,立足岗位、勇担重任、创新进取,展现新时代本钢青年科技人才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的还有很多人。“我最大的梦想、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参与的科研项目能够为本钢发展多做贡献。” 荣获中国金属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板材冷轧厂连退作业区主任工程师李国栋,2006年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分配到当时的本钢浦项技术部汽车板研发室担任技术专责,想的最多的就是参与科研项目,在科研创新中贡献力量。自2008年参与《连退机组利用镀铬辊实现自由生产工艺技术研究》项目以来,他的攻关脚步就没有停歇过。从参与到负责,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其中,2010年负责的《连退机组平整机工艺参数控制研究》项目,荣获本钢集团科技成果三等奖,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760万元;2013年负责的《双相钢汽车板冷轧工艺自主研发及创新》项目获省、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每年可创效益4000余万元。
  “我们要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信心和信念,这样才可能取得比较好的结果。”曾荣获辽宁省最美工程师称号的板材炼铁厂高级工程师、副厂长林宇,从烧结看火工做起,从事过许多工作岗位,他把每一个岗位都看作是自己赖以提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对每一项工作都勇于挑战、敢于担当。在他的推动下,二烧作业区在本钢首次实现了生灰加热水消化的技术实践、混合机加热水生产实践,组织团队先后完成《提高二烧烧结矿转鼓指数》《降低二烧点火煤气消耗》等六西格玛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据本钢集团规划发展部(科技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本钢集团一万余人的科技人员队伍中,2015年以来,有14名青年科技人员获得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创新标兵、辽宁省最美工程师称号;2人获得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高洪刚表示,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将不负重望,努力奋斗,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本钢集团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