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他心中有个笃定的信念:把扶贫工作做真做实做好
  自2018年5月任本溪县南甸子镇“第一书记”以来,闫伟早已习惯了整日的忙碌。“镇里的事、村民的事无关大小,领导信任我、村民信任我才会找我,所以累点苦点都值得。”闫伟说,通过与镇里同志和村民们的朝夕相处,他早已融入南甸子镇这个“大家庭”,能够力所能及为大家伙儿办点事,也是一件幸福事。因为,闫伟心中有个笃信的信念:把扶贫工作做真、做实、做好。

“他这个‘第一书记’当得够格!”

  一本记录本、一支笔,闫伟派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南甸子镇所管辖的各村和镇各部门调查和熟悉情况。他白天调研、晚上整理,收集意见、建议……踏实、务实,是闫伟留给南甸子镇干部和村民们最为深刻的印象。
  南甸子镇沟口村是闫伟派驻后包扶的第一个村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宝仁至今还记得闫伟刚来时的情景。“在这个村落里,几乎每一寸土地上都有过闫伟的身影。工作时,他喜欢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记事本,与人交谈时,一笔一画把谈话内容记录下来。从贫困户们最期盼的事入手,一步步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困难。”
  “闫书记来之后,花了大量的时间入户走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摸底,村里的贫困户家没有他没去过的。他这个‘外来人’比我这个当地人还熟悉情况。”
  南甸子镇扶贫办主任彭永学与闫伟工作上联系最为紧密,对闫伟务实的工作作风那叫一个“服气”。
  “2018年,南甸子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63户、298人,脱贫37户、70人,新识别贫困户14户、26人,返贫1户、3人。2019年,建档立卡户163户、287人,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已经脱贫,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口160户、282人……” 从被派驻到南甸子镇担任镇“第一书记”那天起,这一组组数据就一直装在闫伟的心中。
  “派驻首先要驻心,在我心中,扶贫的事情就是最大的事情。”按照扶贫工作要求,闫伟今年重点对全镇的160户282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逐村、逐户、逐项、逐人进行排查、再排查,对排查出的收入、住房、卫生、一对一帮扶问题建立问题台账,责任台账、时间台账。闫伟告诉记者:“这次排查,C、D级危房改造排查出C级9户、D级3户 ,需要维护的房屋排查出33户;建档立卡户家居环境卫生差的排查出36户。同时,排查出收入低于5000元的有13户,没有因贫等原因辍学的学生……”
  两年多来,南甸子镇与扶贫有关的数据在不断变化,但闫伟用心、用情把实事办到村民心里的行动始终没有变。眼下,扎根为民,脚下沾满泥土芬芳的闫伟正在把一笔笔数据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打通贫困户奔小康的“最后一公里路”。
  南甸子镇镇长孙贵生对闫伟也有评价,评价他是个难得的好干部。用孙镇长的话说,“国家的扶贫政策好,还得执行好,闫伟帮助镇里理清发展思路、协调项目资金、多办实事好事,他这个‘第一书记’当得够格!”

“本钢扶贫项目‘救活’了一个村子”

  “我们的木耳叫‘冷山泉木耳’,是从山上引下来的冷山泉水浇灌的……”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子镇马城子村的村民在微信平台上销售的木耳,是马城村独有的冷山泉木耳。生产冷山泉木耳的大棚有4座是本钢集团党委划拨36万专项党费援建的。
  说起这4座大棚,马城子村的村民对本钢集团和本钢集团派驻到南甸子镇担任“第一书记”的闫伟有说不尽的感谢,“是本钢集团这样的‘娘家人’,将村里小而优的产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建立起脱贫长效机制 。”
  闫伟担任“第一书记”的南甸子镇所管辖的马城村,是一个连导航地图都搜索不到的偏僻村庄,是一个“软弱涣散村”“空壳村”“贫困村”,十多年来不仅没有收入,还背负着外债,后来通过选准扶贫项目种植木耳,账上第一次有了收入。
  “贫困村缺什么,帮扶怎么帮?”本钢集团派驻到南甸子镇担任“第一书记”的闫伟在配合统筹做好南甸子镇党建等全面工作的同时,主动对马城子村进行包村扶贫,瞄准“靶心”,把工作重点放在补短板、兴产业上,不仅考虑当下增收,还考虑长期可持续增收。由他申报获得批准的种植木耳大棚项目,成为马城子村增收的新引擎。
  “在本钢集团党委的支持下,我申报的扶贫项目落实落地,总长120米、宽10米的4座木耳种植大棚于去年7月初交付村集体使用,种植的“秋耳”产出约1000公斤干耳,收入达10万余元。” 
  一个产业就是带动一个贫困村脱贫的一条致富路。站在本钢集团投资修建的木耳大棚中,闫伟介绍,马城子村地处水库旁,具有空气湿润、通风条件好等地理特点,经过从山上引下来的冷山泉水的浇灌以及水库边、山区早晚温差大的有利气候条件,再加上村里的管理人员对温度、湿度的严格控制,保证了木耳的品质,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木耳种植分春秋两季,今年本钢集团援建的4座木耳种植大棚预计将产出2500余公斤干耳,收入将达到20多万元。”闫伟告诉记者。
  产业发展起来了,马城子村的村集体经济账上有了收入。不仅如此,木耳种植大棚还提供了20余个就业岗位,村民们农闲的时候打工不用出村,收入比以前多了千余元。“看到村民们能富裕起来,心里真是高兴呀!”闫伟兴奋地说。

“把暖心事办到贫困户心坎上”

  在南甸子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心中,闫伟是一个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好书记。南甸子镇扶贫办主任彭永学说,“闫书记心系贫困户,从来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他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以实干赢得信任,给贫困户的生活带来了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
  今年76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贺家香配偶智力障碍,老俩口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在闫伟和镇扶贫办的多次协调下,今年年初他的住房被鉴定为危房,政府投入4.5万元为其建造了新房,从危房排查到鉴定、施工、验收,闫伟一次次到贫困户家中进行动态跟进。这期间,闫伟还和镇扶贫办的同志帮助他们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并根据他们实际情况,专门安排签约医生定期入户,安排公益岗位人员帮助收拾卫生,使贺家香一家“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解决。
  如今住进宽敞明亮新房的贺家香老俩口,心情舒畅,精神面貌变化很大。
  “过去,我老伴见人就躲,蜷居在炕上呆呆的,整天看不见一个笑模样。现在不一样了,每天笑得合不拢嘴。”
  “共产党好啊!闫书记好啊!我的生活终于不用愁了,现在每个月领取的低保金够我们好好生活呢!”贺家香擦去眼角的泪,笑着说道。
  今年54岁的黄焱是个聋哑人,母亲83岁,长期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靠药物维持,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去年,闫伟和镇扶贫办帮他们办理了低保,看病治疗的大部分花销都得到了报销,极大减轻了他们家的生活负担。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焱家,黄焱83岁的母亲拉着闫伟的手激动地说:“多亏了您呀,让我和儿子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重新有了生活的动力!”
  黄焱的老母亲告诉记者,闫伟和扶贫办还协调资金为其更换了破损的木头门窗,粉刷了墙壁,并安排专门的公益岗位人员为其家庭收拾卫生,安排签约医生定期入户服务。
  “现在社会太好了,什么都管,要是在旧社会,我们母子俩要饭都找不到地方啊!”生活有了保障,日子越过越好,黄焱的老母亲幸福地笑了。
  在扶贫的道路上,闫伟带着真感情为贫困户办暖心事,老百姓心里的那杆秤,也称出了闫伟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而能安下心,沉下身,踏踏实实的,干好每一天、干好每一件事,为更多的村民解决他们的紧要之事,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正是闫伟的心愿。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