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经中国金属学会科技成果评价视频会专家评价:
本钢集团多项科技成果达国内国际先进、领先水平
  日前,记者从规划发展部(科技发展部)了解到,中国金属学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组织专家对本钢集团“超近距离露天矿山大孔径低扰动控制爆破新技术”“超宽幅高质量冷轧板稳定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800MPa 以下汽车用高强热镀锌双相钢研发及关键生产技术集成”“乘用车白车身轻量化应用技术创新与集成”四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
  成果评价专家组由行业权威院士专家组成,会上听取了课题组的研制报告、应用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等,并审查了评价资料,经质询和讨论,最终形成了科技成果评价意见。
  评价专家组对“超近距离露天矿山大孔径低扰动控制爆破新技术”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针对本钢矿业南芬露天矿382岩石站超龄服役、扩帮距离近、爆破危害大等技术难题,开发的小台阶板块化等微振控制爆破技术、精细预裂爆破技术,以及爆破振动监测和数值模拟预测等,达到了推进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据悉,该项目获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3篇,EI11篇),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矿山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最终,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科技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近距离大孔径微振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评价专家组对“超宽幅高质量冷轧板稳定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同样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针对超宽幅板形控制不稳定、退火炉内易发生冷瓢曲缺陷、表面清洁度及形貌不均匀等行业技术难题,开展的一系列技术研究工作,实现了超宽幅高质量冷轧板的稳定生产。同时,该项成果获得授权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8篇,形成企业技术诀窍17项,开发出的厚度0.8mm、宽度2100mm规格产品独家成功应用于乘用汽车内外板,实现了高精度桶料窄规格倍尺高效生产,成为国内最大桶料供应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最终,专家组形成一致意见,认为该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宽幅冷轧产品连退炉内冷瓢曲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围绕“800MPa以下汽车用高强热镀锌双相钢研发及关键生产技术集成”项目,评价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解决了热镀锌双相钢成本控制,以及表面质量等技术难题,开发出了无Mo添加C-Mn-Nb复合强化的双相组织技术,降低了合金成本,性能稳定满足客户要求。同时,集成了Nb/Ti微合金技术、热轧超快冷、中温卷取,以及热镀锌控制回火马氏体等工艺技术,有效解决了材料带状组织遗传等问题,提高了通卷性能稳定性和材料的成形性;研究出热镀锌预氧化腔、高氢还原工艺矩阵技术,解决了厚规格产品表面质量问题,实现了2.5mm厚规格热镀锌双相钢稳定生产。据悉,该项目获得授权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8篇,产品批量应用于通用汽车、上汽、一汽、长城以及吉利汽车等国内外主机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最终,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围绕“乘用车白车身轻量化应用技术创新与集成”项目,评价专家组认为该项目针对全球首发的 2GPa 热成形钢易脱焊、难连接、表面难磷化等技术难题,研究了钢板厚度和胶层厚度对胶粘性能的影响,采用胶接试验技术与虚拟分析技术、材料数据库与 CAE 车身结构性能分析技术,完成了相应的试验评价。该项目获授权专利 10 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35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2GPa热成形钢已成功应用于北汽,为雷诺、奔驰、一汽、广汽、东风日产等多家主机厂提供应用技术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最终,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本钢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优化工艺流程和内部挖潜增效工作力度,攻克和自主掌握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和知名度,为进一步提高本钢集团科技创新水平和研发能力、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