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0.135元意味着什么?
——本钢集团产线承包项目运作纪实(一)
新闻提示
  本钢集团产线承包是管理手段的一项创新,是由采购中心、设备部、制造部、能源环保部等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和厂矿联合参与的一种先进采购模式,它以供应商工序承包为主,本钢集团相关单位协助、配合、监督、管理。通过选择行业内的优质供应商,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有效降低消耗,做到供需双赢。连日来,记者分别跟进相关产线承包项目推进过程,采写了本钢集团产线承包项目运作纪实系列报道,用数据和事实展现管理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单品磨削效率增加了,操作人员更换砂轮次数少了,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同时生产成本显著下降,实现了双赢。”说起推行砂轮消耗产线承包,板材热连轧厂轧辊作业区作业长孟伟面露喜悦。
  进入3月份以来,板材热连轧厂三条轧制线正式推行砂轮消耗承包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吨钢砂轮消耗成本从0.465元降到0.33元,下降了0.135元。但别小看这0.135元,按三条轧制线预计年过钢量1034.74万吨计算,全年就可降成本139.68万元。用集团领导的话说,“这钱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创新求变——承包项目初具雏形

  板材热连轧厂轧辊作业区担负着该厂三条轧制线、两套平整机组的工作辊、支撑辊磨削备辊工作。轧辊作业区有磨床16台、平面剪刃磨床3台,所用砂轮以往采取单品采购模式,且既有国产品牌,又有国外品牌,每年仅砂轮消耗资金就在450万元左右。近年来,采购中心及该厂在耗材挖潜上已做了大量功课,进一步降耗有些“力不从心”,收效甚微。
  不在管理上创新求变,很难进一步扩大降成本空间。采购中心清醒地意识到,砂轮采购模式必须变。为此,在采购中心组织下,本钢集团与鞍钢、通钢展开行业对标,深入了解对方轧线磨辊成本消耗情况。通过对标得出结论,降低砂轮消耗成本大有可为,就是要走出本钢自己的“路”——开展砂轮产线消耗承包。
  想好就干!制造部、采购中心、板材热连轧厂“强强联手”,组建起主管部门+采购+厂矿的降成本联动团。团队从无到有,历时两年时间,多次召开论证会议,逐步建立健全《砂轮承包方案》《砂轮技术协议》《砂轮大包采购招标方案》《中标供应商砂轮试用方案》等,砂轮产线消耗承包初具雏形。

打开“心结”——树立共建共赢共享目标

  “路”有了,但要走得通,首先要打开一线职工的“心结”,赢得他们的认同和认可。产线现场部分职工对砂轮产线消耗承包这个“新事物”不够了解,甚至存在顾虑——承包后作业难度和强度会不会加大?是不是以后砂轮都是国产的了?……
  这个“结”必须快速解开。板材热连轧厂副厂长史志勇、轧辊作业区作业长孟伟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相关指导文件,解答职工疑问,明确推行砂轮产线消耗承包是为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创新创效的工作热情,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建、共赢、共享目标,促进降本增效。同时,降低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和发展原动力。此外,该厂在每周早例会上增加了成本分析汇报环节,让职工看到砂轮产线承包的成本赢利点,坚定管理创效的决心、信心,顾虑自然打消了。

初见效益——“牙缝”里省钱大有可为

  在团队各方共同努力下,砂轮承包消耗项目招标工作如期展开,沈阳中方砂轮有限公司成功中标。按照前期制订的《板材热连轧厂中标供货砂轮试验方案》要求,中标方砂轮进入现场前,需要进行相应砂轮磨削试验。
  板材热连轧厂接到试用通知后,从去年12月11日组织中标方试验准备会及落实试验要求开始,砂轮试用工作全面铺开,至12月28日共试验三种材质砂轮,磨削轧辊274支。砂轮综合磨削比数据远远高于以往平均磨削比水平,且单支轧辊磨削用时、磨削去除量、轧辊辊面粗糙度等指标,均满足试验方案中条款要求,砂轮试验和产品替代工作均一次通过,今年3月1日起,该三条轧制线砂轮包消耗项目正式启动。
  按照以往砂轮采购模式,供应商的利润点是产品的单价和数量,因砂轮单价在竞标环节竞争被压缩,只有在数量上找回,因此卖出去的越多,利润越大,导致砂轮单品的质量被忽视。而实行产线砂轮消耗承包后却无形中发生了变化,承包供应商的碗里“就这么多水”,继续只追求数量失去意义,反而会增加来往运费成本。现在的利润点变成了延长砂轮使用寿命,增加它的效率。换句话说,就是让它少消耗多干活,这与现场砂轮使用管理思路达成一致。
  砂轮产线消耗承包项目的成功运行,实现砂轮联储,降低了现场砂轮库存量和砂轮总体消耗资金,砂轮吨钢成本较往年降幅达29.03%,全年预期可降低砂轮采购费用139万元。采购方式的一次调整,充分显示出“采购+使用单位”联动降本的优势,实现了从“牙缝”里省下钱,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创新管理带来的效益。同时,极大地激发了该厂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创效热情,仅在轧辊作业区,轧辊消耗和轴承日常维保大包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蓄势待发。
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