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核心提示:围绕“建设面向基层的业务共享中心,建设面向员工的能力发展中心,建设面向管理的决策支持中心”的发展定位,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改革,工作效率质量稳步提升,干部员工干事创业激情有效激发,组织活力动力显著增强……本钢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组建至今已10个月的时间,“改革、规划、建设、发展”四个关键词凸显出该中心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靶向施策取得的可喜成效。
打好整合融合攻坚战 下准创新发展先手棋 在创新和突破中破解改革密码
——本钢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改革发展工作纪实
         全面实现“四整合”,深入实施“三塑造”,全力推动“五提升”,今年以来,本钢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直面压力,大胆改革创新,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立足改革发展新阶段,该中心紧紧围绕本钢集团“1357”工作指导方针,聚焦人力资源重点工作和组织良性运行,积极推动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与进展,为本钢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服务。

破局:直面改革压力 全面实现“四整合”

       “组织成长既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是不断自我革命,推陈出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拥抱未来,又要善待历史。新中心组建的复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大的改革形势下,如何实现组织与员工双赢甚至多赢,是新中心必须要破解的困局。”关于整合之初对工作的思考,本钢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对“重组+改革”攻坚战,该中心班子成员不等不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顺利完成了组建和改革双目标,实现了组织架构整合、业务职能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办公地点整合。
         ——高站位承接,分阶段过渡,实现组织架构整合。组织架构整合体现为一个“稳”字。该中心组建初期设置了内部管理过渡期,过渡期内原3个中心(即原人力资源部管理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原办公室管理下的档案中心(馆)、原集团党委直接管理的退管中心)业务分别按原模式开展,人员按原层级管理,直至中心岗位竞聘结束,实现了人员稳定、业务稳定、工作稳定。过渡期内,通过对组建前3个中心现状摸底,分别形成了对业务、人员、资产等基本情况的盘点,如期完成了组建方案、组建任务清单、过渡期管理要求、稳定工作方案的编制与形势研判,形成了内设机构职能及岗位说明书初稿等一系列基础性文本,为该中心实质性组建和人员岗位竞聘提供了坚实基础。整合后,D级以上领导干部编制由12个减至4个、内设科级机构由37个减至6个、专业职能人员由166人减至62人,压减比例分别为66.67%、83.78%和60.24%。
         ——高起点设计,跨越式规划,实现业务职能整合。业务职能整合体现为一个“远”字。按照“业务集中办理、资源协同”的总体思路,结合当下、面向未来开展业务职能整合工作。该中心组建专班专题研究推动,迅速形成了32项工作任务、57项工作标的,从业务宏观角度提出面向基层、面向员工、面向管理的“三个面向”的业务职能定位。同时,坚持资源专业化、同质化、同业化整合原则,以“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为宗旨,围绕建成“一体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和提供“一站式”人力资源业务服务,先后形成了《本钢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业务整合方案》和相应的工作任务清单。此外,实行区域化运行,通过业务梳理和整合优化,逐步实现中心内部同类业务集中办理,相近业务归并办理,交叉业务一站办理。
         ——高标准要求,公平性竞争,实现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体现为一个“公”字。为实现“机构减业务不减,人员减效率不减”,该中心认真研究业务发展和人员现状,对竞聘方案反复研究、确保无误,积极向集团人力资源部和集团分管领导汇报沟通有关情况,争取政策支持,在岗位设置上坚持公平公正、不因人设岗。同时,在与集团同步开展的岗位竞聘中,坚持政策宣讲到位、风险和路径解释到位、征求意见和信息反馈落实到位,做到竞聘报名不干预、专职纪检工作人员全程监督、现场出题共同议定、面试考核后及时点评,确保了竞聘工作稳步开展。通过竞争上岗,职工竞聘到各板块单位6人,各外部单位竞聘到中心6人;中心员工岗位降职10人,职级提升10人。为了稳妥化解改革带来的人员优化压力,结合中心业务特点,经反复研究论证并征得集团的支持,该中心班子成员纷纷挂帅,成功开展了派驻社区协管员、档案规范化整理和数字化扫描两个项目,实现了岗位再挖掘和员工转岗,共为中心和集团各单位培训和转岗安置人员146人,实现了人力资源有序流转和优化配置。
         ——高效能利用,家庭式管护,实现办公场地整合。办公场地整合体现为一个“简”字。该中心组建之初,办公地点分别设在南地、金山宾馆、本钢档案馆、北营档案馆、北营生活中心、小市等多处,人员比较分散,工作联系和管理均有一定不便。中心组建和岗位竞聘过程中,限于条件,工作只能分批次分别开展。竞聘结束后,中心进行了办公地点整合,以原退管中心为主办公地,档案馆和北营分别依据业务设立办公地点,基本实现了相对办公集中管理需要。主办公楼搬迁后,还对楼层漏水、设施老化严重的卫生间进行了改造,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并通过开展绿植养护、做好亮化净化,使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再造:着眼科学发展 深入实施“三塑造”

         新组织,新起点;新团队,新使命。
         “通过深入实施‘三塑造’,全体职工强化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奋斗意识,在工作创新中实现了自我价值。”该中心运营管理部流程与绩效高级经理刘宇说。
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重新组建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心定位问题、发展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新中心就仍然是一个业务拼盘。为此,该中心积极探求引领组织发展的方式方法,树立转型升级理念,立足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展组织塑型、业务塑造、员工塑神,带领员工在改革的洪流中站稳脚跟。
         ——强化危机意识,加快中心建设,实现组织塑型。实现组织塑型,就是要实现聚沙成塔的效应。该中心积极探索工作愿景和发展定位,凝聚不同专业的合力效应。提出了“关注人与组织的协同发展,致力流程增值和员工成长”的使命愿景,围绕“服务、增值、支持”三维度,提出了“建设面向基层的业务共享中心,建设面向员工的能力发展中心,建设面向管理的决策支持中心”的发展定位,为组织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制,新起草下发各项管理规定,通过建立工作计划机制、规范会议制度、推行“1+1+1”工作推进模式等,实现了中心日常工作规范、合规、高效运行。此外,加强组织建设,顺利完成中心党总支部和9个党支部的组建,不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强化使命意识,加快工作创新,实现业务塑造。业务塑造,就是要实现滴水穿石的效果。该中心围绕流程增值,广泛开展业务优化。梳理岗位业务职责,编制《岗位业务清单》《岗位说明书》,对原有业务、原有流程进行诊断优化;组织全员开展《业务手册》编制竞赛,加快业务整合及优化。围绕价值链重建,深入开展流程再造。建立管理及业务优化课题摘牌机制,推进16个优选课题的快速推进和落地;建立激励机制,开展“水滴行动”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持续促进管理优化和业务改善;推行全员岗位“AB角工作制”,加快业务处理速度和业务处理质量,实现业务管理双保险。
         ——强化奋斗意识,加快能力培养,实现员工塑神。实现员工塑神,就是要实现星火燎原的效力。在该中心办公楼内,自主设计的楼内宣传海报和具有中心特色的文化宣传展板,将中心特色工作、组织定位、组织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展示,不断培育员工的组织文化意识。此外,通过组织开展“员工大讲堂”,邀请内外部员工宣讲积极向上、正能量、正激励的主题,开阔员工视野,培养高尚情操;实施“1+N+X”能力提升计划,全方位提升职工专业水平、通用素养和拓展能力,形成学习的内驱动力。

共赢:突出结果导向 全力推进“五提升”

         “‘AB角工作制’和轮值经理制,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个人专长,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决策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实现了显著提升。”该中心用工服务部部长B角杨红说。
         在改革过程中,本钢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多维度推进组织效率与工作绩效双改善,全面实现了组织运营效能、专业管理水平、专业支撑能力、攻坚克难能力、员工发展活力“五提升”。
         ——实现组织运营效能提升。该中心明确工作重心重点,增强工作针对性,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推进任务清单,共形成8个工作目标、35项实施任务、93条分解措施、200个执行计划。积极建章立制,增强业务合规性,重新拟定、发布各类管理制度及工作方案16项,确保了机构整合后的良性运行。充分利用方法工具,增强工作创新性,创新统计方式方法,提升信息加工与数据处理能力,挖掘数据价值,探索实现一键式汇总功能报表开发。
         ——实现专业管理水平提升。该中心强调工作规划性,完成“十四五”人力资源规划初稿编制,全面承接鞍钢集团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工作,制定、下发本钢培训体系优化工作方案。强调工作系统性,深入推进技术体系建设,成功召开首席工程师聘任大会,形成了首席工程师体系“四贯通、四覆盖”和“四个一流”标准;加强“订单班”人员学习期、实习期、派遣期管理,做好针对性培养。围绕岗位职责、核心业务与重点工作,形成了以PBC为基础,KPI、KPA为补充的多维度绩效评价办法,分别形成了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考核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完成2165个工种岗位的abc岗位分类、主营/非主营业务范围分类,各单位管理、专业技术、生产序列职级设置,初步建立公司全口径岗位用工框架体系。强调工作专业性。建立人力资源部统筹、专业部门归口管理的用工管理体系,压缩劳务口径实际费用。进行离休干部四级分类,开展“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建档工作。
         ——实现专业支撑能力提升。该中心突出专业素养培育,积极参与国家档案局《ERP系统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编制,总结本钢样板经验,完成送审稿。突出支撑能力训练,在社保缴费平台升级、政策调整、方式改变和参保人员情况复杂等不利条件下,完成各类保险费用核定和交缴。突出基础业务夯实,开展职称考试报名、办证、发文和信息维护等工作。
         ——实现攻坚克难能力提升。该中心积极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围绕岗位优化和人员转岗赋能,积极探索新思路,先后制定《本钢人才赋能中心运行管理操作细则》《本钢赋能培训考核管理办法》《本钢人才赋能中心共享用工管理办法》等制度材料,接收总部机关赋能人员130人,发布共享用工岗位5个批次、共享岗位192个。积极迎接新任务,适应新要求,完成16个工种的鞍钢集团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专业能力模型和1.21万道试题库建设。针对机构调整、人员变动带来的年鉴费用申请及组稿困难,逐一解决,完成稿件收集。积极担当新责任,面对新挑战,组织召开信访积案专题工作会议,对重点群体及人员进行矛盾隐患排查及“五位一体”包保责任落实,对包保信访重点人开展建档立卷。
         ——实现员工发展活力提升。该中心不断营造学习氛围,班子带头开展政治学习,借助第一议题制度,组织集中学习,开展警示教育。以“重学习,强业务”为目标,组织档案专业70余人次参加国家档案局、辽宁省档案局“构建新发展格局”“企业档案检查工作”“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试点”等网络培训。不断拓宽载体建设,组织开展“员工大讲堂”,主题涉及多维度激励、防火安全、摄影、读书等,参与员工175人次。开展“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6·9”国际档案日特色活动,推出宣传展示和在线有奖答题。借助“档案编研”“档案数字化”“档案星级服务评价”等有效载体,不断提高档案利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实战锻炼,实施“1+N+X”员工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业务手册编制竞赛,推行“AB角工作制”、轮值经理制,日常工作中坚持依据员工特点选贤用能、发挥专长,不断激发员工主动意识和工作动力。
         船到中流浪更急,深水行舟不松篙。成绩面前,本钢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将持续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更加务实的举措,探索改革攻坚新路径,为新本钢、新鞍钢高质量发展写下最生动的注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