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问题躲在角落里
在近日本钢集团早调度会上,相关部门通报了工作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个别成品库存放条件不达标、成品包装质量不合格,一些单位危化品超期存放拉高处置费用等。这些和集团生产经营中的安全、成本、质量等“硬指标”相比,或许是一些“小问题”,但记者认为,类似这些躲在角落里的“小问题”危害并不小,应引起足够重视并正确对待。
近年来,随着企业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但与行业先进企业相比、与企业管理的终级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短板,而造成差距和短板的往往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问题”。因此,在当前企业改革发展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要集中力量缩短差距、补齐短板,把管理的目光再放远些,在抓“硬指标”的同时,把“小问题”解决好,别让“小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
解决“小问题”,要提高认识,树立“问题不分大小,必须一一解决”的思想。在企业从采购到生产直至销售的大链条中,每个环节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但却有着同样分量的责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和纰漏都将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如通报中提到的成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本钢产品给用户的第一印象,尤其是当与其他企业的成品摆在一起时,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高低立现,让我们在之前主要工序成本、质量等方面下的苦功打了折扣,难以获得应有的价值,着实可惜。所以,我们能说哪个环节不重要、哪些问题是“小问题”吗?同时,我们还应端正态度,不要怕被发现问题,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作一次提升工作水平的好机会,在不断纠错中成长完善。
解决“小问题”,要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问题的存在暴露出制度上的漏洞,也给管理者提了个醒,在制订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所有环节,不能顾此失彼,要做到既突出重点,又面面俱到,不给“问题”以可乘之机。比如成品包装的制度规定要细化到横向、纵向各打几道,具体位置,以及包装材料材质等。而要做到制度全面合理,管理者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坐在办公室听汇报,要深入每个环节,走进每一个岗位,参与每一项工作的全过程,掌握真实具体的第一手资料,并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为制度的科学制订提供保证。
解决“小问题”,要加强制度执行监管,完善后评价体系。有了完善的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是避免问题发生的关键。要各部门、单位联动,无缝对接,织密制度监管网络,从最基础的点抓起,形成规范,把问题控制在网格范围内,及时解决,防止问题扩大造成更大的影响和损失。还以产品包装问题为例,包装工序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验质,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如果每个工序都严格把关,把制度执行到位,就不会在成品库出现有包装问题的产品。其他类型的问题亦如此。当然,百密一疏,偶有问题发生才符合客观规律,当有问题发生时,我们要倒推原因和责任,并查缺补漏,即完善后评价体系,通过管理体系的完善把出现问题的几率降到最低。
不断改善提升企业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工作千头万绪,问题也会不断出现,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理清脉络,建立完善各环节责任追溯体系,将躲在角落里的问题逐一挖出来,并一个一个地解决掉,让企业这台大机器运行得更平稳、更轻快,让企业改革发展的步子迈得更有力、更坚定。
近年来,随着企业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但与行业先进企业相比、与企业管理的终级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短板,而造成差距和短板的往往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问题”。因此,在当前企业改革发展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要集中力量缩短差距、补齐短板,把管理的目光再放远些,在抓“硬指标”的同时,把“小问题”解决好,别让“小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
解决“小问题”,要提高认识,树立“问题不分大小,必须一一解决”的思想。在企业从采购到生产直至销售的大链条中,每个环节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但却有着同样分量的责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和纰漏都将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如通报中提到的成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本钢产品给用户的第一印象,尤其是当与其他企业的成品摆在一起时,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高低立现,让我们在之前主要工序成本、质量等方面下的苦功打了折扣,难以获得应有的价值,着实可惜。所以,我们能说哪个环节不重要、哪些问题是“小问题”吗?同时,我们还应端正态度,不要怕被发现问题,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作一次提升工作水平的好机会,在不断纠错中成长完善。
解决“小问题”,要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问题的存在暴露出制度上的漏洞,也给管理者提了个醒,在制订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所有环节,不能顾此失彼,要做到既突出重点,又面面俱到,不给“问题”以可乘之机。比如成品包装的制度规定要细化到横向、纵向各打几道,具体位置,以及包装材料材质等。而要做到制度全面合理,管理者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坐在办公室听汇报,要深入每个环节,走进每一个岗位,参与每一项工作的全过程,掌握真实具体的第一手资料,并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为制度的科学制订提供保证。
解决“小问题”,要加强制度执行监管,完善后评价体系。有了完善的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是避免问题发生的关键。要各部门、单位联动,无缝对接,织密制度监管网络,从最基础的点抓起,形成规范,把问题控制在网格范围内,及时解决,防止问题扩大造成更大的影响和损失。还以产品包装问题为例,包装工序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验质,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如果每个工序都严格把关,把制度执行到位,就不会在成品库出现有包装问题的产品。其他类型的问题亦如此。当然,百密一疏,偶有问题发生才符合客观规律,当有问题发生时,我们要倒推原因和责任,并查缺补漏,即完善后评价体系,通过管理体系的完善把出现问题的几率降到最低。
不断改善提升企业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工作千头万绪,问题也会不断出现,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理清脉络,建立完善各环节责任追溯体系,将躲在角落里的问题逐一挖出来,并一个一个地解决掉,让企业这台大机器运行得更平稳、更轻快,让企业改革发展的步子迈得更有力、更坚定。
2019-05-30
下一篇:管道战线上的“消防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