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作为本钢集团首家推进“四定”第二阶段工作的单位,矿业南芬露天矿在此次“四定”竞聘中,坚持统一指导,灵活权变的原则,科学有序推进,顺利完成目标任务。该矿7个职级有升降、岗薪有起落。在7个职级、310个岗位的竞聘中,落聘率分别在15%~2%不等,岗薪最大涨幅1335元,最大降幅750元。“四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经营,职工生产积极性高涨,提前40多天完成全年采剥任务。
“阳光”竞聘,激活一池春水
——矿业南芬露天矿推进“四定”第二阶段工作纪实
  “阳光”竞聘,激活一池春水。“人岗相适”,使职工队伍结构得到了优化,青年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让百年矿山增加了发展后劲,焕发出蓬勃的朝气。
  今年4月份,矿业南芬露天矿成为本钢集团首家推进“四定”第二阶段工作的单位。
  在共7轮竞聘中,该矿始终坚持统一指导,灵活权变的原则,既保证该项工作在总体框架内运行,又符合生产实际需求,让竞聘上来的人充满激情干劲,下去的人心服口服。
  矿业南芬露天矿排土作业区原党支部书记58岁的崔荣连,在这次竞聘中,走上了矿党群工作室主任业务师岗位。谈到竞聘,他深有感触地说:“1982年我们矿有职工近6000人,现在职工总数不足1800人,职工年龄结构老化比较严重,而矿山生产管理已经逐步走向机械化、大型化、自动化、信息化,急需充实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的青年人才。这次‘四定’,矿里一批大学毕业生走上了关键岗位,这对我们矿的未来发展会有更大的帮助。”

竞聘上岗,优化职工队伍结构

  4月初,该矿召开“四定”第二阶段工作启动大会,以层层推进的方式,向全体职工宣贯和解读“四定”工作的目的、意义、方案、细则,并邀请集团派驻纪检组全程监督和指导,确保竞聘过程在“阳光”下进行。同时,对7个层级的竞聘过程全程录像,存档备案。每一层级竞聘都按照本钢集团要求,规范操作,严格管理,认真完成会议讨论、公示、竞聘、考察测评、聘任等规定动作。
  该矿在按照本钢集团总体方案规范运作的基础上,围绕“人岗相适”的要求,采取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拟任基础分值”的竞聘方式。对达到拟任基础分值人员,通过组织考核、民主测评、党委研究最终确定拟聘任人员。同时,严肃审核,注重专业,把好竞聘入口关,提高了报名效率。
  为了保障竞聘过程的公平公正,该矿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每轮竞聘前,进行现场甄别,逐人确定竞聘人员是否与评委存在家族姻亲关系,并与相关人员分别签订《回避说明书》《回避承诺书》。同时,灵活运用回避方案,在区域副职竞聘中,将24个区域副职岗位划分为3个系统,分组竞聘、分时面试,实行系统整体回避,待竞聘人员在等待室、答毕室、待答室分区隔离,保证竞聘流程的严谨、流畅。
  即使竞聘过程在“阳光”下运行,落聘人员也难免有“心结”。对此,该矿在每轮竞聘结束后,立即开展“后评价”工作。组织专业部门到职工参与积极性高或者落聘人员多的作业区、管理室进行调研、谈话,收集基层意见和建议。对落聘职工提出的疑问和困惑,矿领导深入基层进行思想疏导,分析落聘原因,并阐明“四定”不是一聘定终身,只要努力、够优秀,机会还会有。及时有效的思想工作,避免了落聘人员情绪波动、消极怠工等现象的发生,为持续完善下一轮竞聘工作提供了借鉴。
  据了解,在此次“四定”竞聘中,该矿7个职级有升降、岗薪有起落。在7个层级、310个岗位的竞聘中,落聘率分别在15%~2%不等,岗薪最大涨幅1335元,最大降幅750元。

青年“优先”,建设人才梯队

  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在这次竞聘中,该矿不仅执行“人岗相适”原则,而且兼顾企业未来人才梯队建设和综合结构,按照“四个注重”的选人用人标准,对现有全日制本科以上毕业生给予政策倾斜。
  通过竞聘,一大批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品德好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被充实到各职群的管理和关键技术岗位。该矿3名硕士研究生中,1人竞聘到管理岗位,另外2名研究生由责任工程师竞聘到专业工程师岗位。本科毕业生中,有2人成功竞聘区域正职岗位,4人走上区域副职岗位,17人通过竞聘提高了岗薪工资,3人成为技术干部,4人成为业务干部。
  通过对这些青年人才的使用,矿山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同时也提升了矿山对人才的吸引力。
  通过竞聘走上地质测量作业区副作业长岗位的李虎,聘前是一名专业工程师,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参加工作10年了,这种竞聘机会很难得,从技术岗位走上管理岗位,工作着眼点不同了,我将尽快转变角色,努力做好矿山开采的动态管理和优化设计工作,为生产计划部门提供可信赖的依据。”
  通过竞聘走上生产技术室副主任岗位的马士博说:“这次竞聘让我得到了锻炼成长,同时我深知,技术与管理是不可分开的,技术为管理作支撑,管理为技术作指导,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学习思考,胜任岗位要求,把工作做好。”
  参与该矿“四定”第二阶段筹备、组织工作的谷峰,在这次竞聘中被聘为党群工作室副主任。谈及感受,他说:“走上新的岗位,我的收入提高了,这是‘四定’改革带给我们的红利,同时我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大了,肩上的担子重了。我将牢记自己在竞聘时说过的话,说到就要做到,尽快熟悉新业务,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出新的业绩。”

崇尚“工匠”,培养技能人才

  运矿作业区职工唐宏,今年50岁,参加工作31年,他的绝活儿是维修大汽车变速箱,还发明了“艾里逊-Dp8396变速箱检修操作法”,是矿里公认的“工匠”。
  在这次竞聘中,唐宏走上了首席操作岗。他对记者说:“能走上这个岗位,我很高兴,真的要感谢矿里对我的认可和重视,实话实说,这么多年是矿里培养了我,同时,我也深深感到了压力和责任,我要在做好工作的同时,继续做好‘传帮带’,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钻研技术,用技术为矿山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这次竞聘工作,操作岗位人员最深刻的感受是:学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很重要”。该矿在这次竞聘中设置首席操作岗26个,除1人为首席岗位外,其他25人由下一职级在竞聘中产生。高级操作岗位设置95个,报名135人,经过激烈竞聘,有57人从下一级岗位竞聘到高级操作岗。这些聘到上一级岗位的职工不仅收入提高了,而且个人职业价值感倍增,纷纷表示要干好工作,决不辜负企业的这份信任。
  该矿运矿作业区检修班班长辛波在这次竞聘中走上首席操作岗。他说:“走上新岗位,我要将压力变为动力,带好队伍,组织好大型设备检维修工作,全力保证设备技术状态,为生产提供充足的生产用车。”
  在推进“四定”第二阶段工作中,该矿党委还围绕如何以最少的人力资源,激活全矿党务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思考,结合各作业区人员结构、区域位置,对矿属各党(总)支部书记岗位数量进行重新核定,对13个作业区设定8个党(总)支部,统一设定一个“岗”,14人竞聘8个岗位,最终经矿党委会集体研究确定,将合适的人安排到适合的作业区任党支部书记,激发了基层党务工作的活力,为正确引领、稳定队伍、凝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体“起立”,竞聘上岗,让矿业南芬露天矿这座百年矿山焕发了青春活力,全矿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高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经营。截至11月19日,该矿已提前40多天完成全年采剥任务前10个月,累计降成本2623万元。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