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凸显劳模本色
——本钢劳模在抗疫一线汇聚战疫保产“本钢力量”
打开本钢集团工会微信公众号,抗击疫情栏目清晰可见。其中,“劳模战疫”专栏以人物通讯的形式,连续报道了本钢劳模积极投身战“疫”第一线的典型事迹,将本钢劳模在战“疫”中凸显劳模本色,书写永不褪色的劳模精神充分彰显。
本钢集团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钢集团现有国家、省市和本钢级劳模近千人。疫情发生以来,以徐长兴、孙世家、周江、王宇、任宝纯为代表的本钢劳模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冲锋在前,展现劳模作为;示范在前,展示劳模形象;奉献在前,彰显劳模担当,用自身的行动让劳模精神闪耀在战“疫”一线,汇聚起战疫保产的“本钢力量”。
“市内公交车停运期间,将私家车做好消毒工作,上下班途中早出晚归利用私家车接送当班职工,为当班职工创造便利条件。”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劳模、北营公司炼铁厂新二炉作业区副作业长兼分会主席孙世家,为全力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用模范的行动强化引领,以勇打头阵展现劳模作为,让作业区的干部职工印象深刻。
“他在值班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测量当班职工体温及身体健康情况,要求戴好口罩,到值班室、炉前、炉前管工等班组进行消毒,督促各班组做好通风,工作人员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孙世家的工友告诉记者, 孙世家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及时测量职工体温并做好记录,每班进行三次消毒及通风,安排作业区负责人、生产骨干值班,督促及检查防疫、生产情况,已经成为孙世家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不仅如此,孙世家的工友说孙世家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就是把生产、成本指标盯的“死死的”。
“咬紧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不放松、不改变、不动摇,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胜利’,是每个本钢人的决心和信心,我是劳模,是党员,就要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春节长假期间,这位长期工作在高炉生产一线,几乎将高炉上的所有工种干了个遍的全国劳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跟班生产、精心操作,以炉况稳定顺行为主,加强高炉原燃料检查,及时组织炉前排放渣铁,通过采取加大矿批至94吨、减少中心焦比例等优化布料矩阵措施,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焦比,所在作业区连续两月超额完成生铁产量,做到了防疫、生产两不误。
“疫情突如其来,说不怕是假的。但是以王宇为代表机电人,与疫情抗战,将铁军机电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机电安装公司机械安装三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脱硫脱硝工程是本钢集团年度重点施工项目之一,施工进度刻不容缓。参与此项施工任务的本钢劳模王宇堪称“拼命三郎”。正月十五那天,脱硫脱硝工程项目进行到关键节点,当天必须完成方箱管道弯头吊运安装,不然就会影响施工进度。王宇带领班组职工从早上6时,连续奋战了近10个小时。在紧张的施工中,王宇的左手不小心被划伤,悄悄地处理伤口后,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直到施工结束后,受伤的事才被细心的职工发现。队里领导了解情况后,让他休息几天,他却坚决不肯,“疫情防控关键,工程施工关键,现在正是我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不能走!”
从大年三十至今,王宇除了参与临时应急抢修任务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奋战在本钢重点工程——板材焦化厂脱硫脱硝工程施工现场,屈指可数的休息时间仅有除夕当日的半天。
铁山巍峨峻峭,山路崎岖盘旋。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从春节期间开始,公交车停运。上班打不到车的徐长兴从南芬郭家堡步行到露天矿排岩作业区,每天往返需要步行2个多小时,一连走了20多天。
“徐长兴把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战场作为树劳模形象、展劳模风采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劳模的影响力、凝聚力、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矿业南芬露天矿的领导这样评价。
疫情防控中,徐长兴根据排岩区工作地点分散、倒班班次多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消杀毒管理办法,对382岩石站、一号驱动站、586区域及职能办公等区域做周密部署,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区,每天消毒不少于两次。
徐长兴还主动报名,做抗击疫情、守护健康、保产顺行志愿者。他上网查阅正规佩戴口罩、规范洗手、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复工宝典的小视频发到作业区群里,供干部职工参考学习。看到有的职工吃完饭忘记戴口罩,有的职工戴眼镜再戴口罩有哈气 ,就把口罩拉下来,只遮住嘴巴,没遮住鼻子等现象,他上前耐心劝阻,反复叮嘱要提高警惕,树立“人人防我”和“我防人人”的理念,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增强防范的自觉性。
“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容不得我们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和松懈 。”徐长兴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月中旬,一场暴雪降临山城,露天矿586土场处于铁山之巅,风大雪厚,天气状况特别恶劣,生产形势也更加严峻。排岩机受料皮带需要更换,由于疫情皮带胶料(保质期一个月),一直没有到货,只能坚持用旧皮带,生产过程中皮带划开一个大口子,实在无法使用,若停产将严重影响全矿成本。
怎么办?徐长兴通过矿设备部门紧急向本溪原料厂求援,借来胶料。
更换排岩机属于高空作业,机头和地面倾斜15度角左右,操作人员需要走到高台上,距离地面最高处有10米,低的地方也有3米多,暴雪后台面湿滑,危险系数极大。徐长兴联系推土机、刮道机清理地面,收拾设备上的积雪。
排岩机地处位置海拔高,在砬子边,土场边缘,土场落差一二百米,加上风特别大,作业环境异常艰苦。工人戴着口罩作业有哈气,工作下来,口罩下的冰溜子都有三四厘米长。
“旧皮带拆下来,新皮带粘上去,整整更换了两天才干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徐长兴所在排岩作业区一月份产量超产30多万吨,春节期间生产达到同期最好水平。
周江告诉记者,作为辽宁省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他的妻子王洪波在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担任护理组组长,负责重症确诊患者床位护理工作,无论黑夜漫长,还是身心疲惫,总是想着患者的需要,把忐忑和劳累深深埋藏在心底。“为了救助患者,我的妻子拼尽全力,为了厂里设备稳定运行,我会贡献我的所有。”
不同的岗位,一样的坚守。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周江与驰援武汉的妻子王洪波在各自的岗位上伉俪携手疫情防控,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单位疫情防控和确保设备稳定运行上。疫情防控检查、日常设备管理、联合检修组织……周江把每天的工作排得很满,春节至今,一天未休。
不同的岗位,相同的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本钢保卫中心广大警员不惧疫情、不畏挑战,全力确保门禁管控和疫情防控工作“两不误”,“辽宁好人”、本钢保卫中心板材警卫大队二中队队长任宝纯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有责任为维护职工健康和保障本钢生产经营顺行,牢牢把住抗击疫情的第一道关口。”本钢集团各个门岗接触的人多、防疫隐患多、工作难度大、防控任务重,任宝纯总是以身作则,主动作为,每天早到岗、晚回家,始终坚守在门岗上,坚守在最前线,用行动默默地承载着一份崇高的责任。
在采访中,记者收集到这样一组数据:自疫情防控以来,任宝纯和二中队警员每天入厂测温人员近5300人;拒绝未戴口罩人员入厂141人次;纠正口罩佩戴不规范356人;查询确认忘带卡人员入厂87人次;登记外来人员(持介绍信、健康证明)入厂52人;拒绝无卡外来人员入厂127人;扣转借、过期人员入厂卡24张。
“在岗位上,他比我们付出得多;在做人上,他留下一段做了好事不留名,好事原是‘好人’做的佳话,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原来,由于疫情发生的突然, 本钢保卫中心一时无法配齐一线警员每天使用的口罩和消毒液,于是各中队警员纷纷将自发购买的,或者从家里带来的口罩和消毒液捐献出来。任宝纯在战友微信群里看到有外地战友能购买到防护口罩,就委托购买了一箱共500只,让战友通过快递送到了党群工作室。包装箱上除留有党群工作室主任的手机号码,没有其他任何信息。经多方确认,才知道这箱口罩是任宝纯购买并无偿捐赠的。
“关键时刻见担当,紧要关头显本色。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广大职工在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一线奋勇当先;一个劳模就是一个榜样,凝聚着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磅礴力量。”
本钢职工表示,本钢劳模让劳模精神在战“疫”保产的最前线熠熠生辉,在本钢劳模一面面鲜艳旗帜的引领下,大家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和信念,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咬紧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不放松、不改变、不动摇,一定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生产经营保卫战,在这场大考中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是本钢人共同的心愿、共同的期待。
本钢集团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钢集团现有国家、省市和本钢级劳模近千人。疫情发生以来,以徐长兴、孙世家、周江、王宇、任宝纯为代表的本钢劳模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冲锋在前,展现劳模作为;示范在前,展示劳模形象;奉献在前,彰显劳模担当,用自身的行动让劳模精神闪耀在战“疫”一线,汇聚起战疫保产的“本钢力量”。
冲锋在前 展现劳模作为
“迅速组织购买了测温枪、温度计及消毒液等防控用品,并快速组建了作业区101人的全员微信群。”“市内公交车停运期间,将私家车做好消毒工作,上下班途中早出晚归利用私家车接送当班职工,为当班职工创造便利条件。”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劳模、北营公司炼铁厂新二炉作业区副作业长兼分会主席孙世家,为全力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用模范的行动强化引领,以勇打头阵展现劳模作为,让作业区的干部职工印象深刻。
“他在值班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测量当班职工体温及身体健康情况,要求戴好口罩,到值班室、炉前、炉前管工等班组进行消毒,督促各班组做好通风,工作人员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孙世家的工友告诉记者, 孙世家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及时测量职工体温并做好记录,每班进行三次消毒及通风,安排作业区负责人、生产骨干值班,督促及检查防疫、生产情况,已经成为孙世家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不仅如此,孙世家的工友说孙世家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就是把生产、成本指标盯的“死死的”。
“咬紧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不放松、不改变、不动摇,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胜利’,是每个本钢人的决心和信心,我是劳模,是党员,就要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春节长假期间,这位长期工作在高炉生产一线,几乎将高炉上的所有工种干了个遍的全国劳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跟班生产、精心操作,以炉况稳定顺行为主,加强高炉原燃料检查,及时组织炉前排放渣铁,通过采取加大矿批至94吨、减少中心焦比例等优化布料矩阵措施,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焦比,所在作业区连续两月超额完成生铁产量,做到了防疫、生产两不误。
“疫情突如其来,说不怕是假的。但是以王宇为代表机电人,与疫情抗战,将铁军机电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机电安装公司机械安装三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脱硫脱硝工程是本钢集团年度重点施工项目之一,施工进度刻不容缓。参与此项施工任务的本钢劳模王宇堪称“拼命三郎”。正月十五那天,脱硫脱硝工程项目进行到关键节点,当天必须完成方箱管道弯头吊运安装,不然就会影响施工进度。王宇带领班组职工从早上6时,连续奋战了近10个小时。在紧张的施工中,王宇的左手不小心被划伤,悄悄地处理伤口后,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直到施工结束后,受伤的事才被细心的职工发现。队里领导了解情况后,让他休息几天,他却坚决不肯,“疫情防控关键,工程施工关键,现在正是我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不能走!”
从大年三十至今,王宇除了参与临时应急抢修任务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奋战在本钢重点工程——板材焦化厂脱硫脱硝工程施工现场,屈指可数的休息时间仅有除夕当日的半天。
示范在前 展示劳模形象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山路十八弯》这首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个春节,全国劳模、矿业南芬露天矿排岩作业区副作业区长徐长兴对铁山的“山路十八弯”感觉更为深刻。这种感觉,是一种爆发,一种铁山人的爆发,一种本钢人的爆发,充满激情,充满拼搏。铁山巍峨峻峭,山路崎岖盘旋。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从春节期间开始,公交车停运。上班打不到车的徐长兴从南芬郭家堡步行到露天矿排岩作业区,每天往返需要步行2个多小时,一连走了20多天。
“徐长兴把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战场作为树劳模形象、展劳模风采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劳模的影响力、凝聚力、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矿业南芬露天矿的领导这样评价。
疫情防控中,徐长兴根据排岩区工作地点分散、倒班班次多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消杀毒管理办法,对382岩石站、一号驱动站、586区域及职能办公等区域做周密部署,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区,每天消毒不少于两次。
徐长兴还主动报名,做抗击疫情、守护健康、保产顺行志愿者。他上网查阅正规佩戴口罩、规范洗手、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复工宝典的小视频发到作业区群里,供干部职工参考学习。看到有的职工吃完饭忘记戴口罩,有的职工戴眼镜再戴口罩有哈气 ,就把口罩拉下来,只遮住嘴巴,没遮住鼻子等现象,他上前耐心劝阻,反复叮嘱要提高警惕,树立“人人防我”和“我防人人”的理念,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增强防范的自觉性。
“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容不得我们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和松懈 。”徐长兴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月中旬,一场暴雪降临山城,露天矿586土场处于铁山之巅,风大雪厚,天气状况特别恶劣,生产形势也更加严峻。排岩机受料皮带需要更换,由于疫情皮带胶料(保质期一个月),一直没有到货,只能坚持用旧皮带,生产过程中皮带划开一个大口子,实在无法使用,若停产将严重影响全矿成本。
怎么办?徐长兴通过矿设备部门紧急向本溪原料厂求援,借来胶料。
更换排岩机属于高空作业,机头和地面倾斜15度角左右,操作人员需要走到高台上,距离地面最高处有10米,低的地方也有3米多,暴雪后台面湿滑,危险系数极大。徐长兴联系推土机、刮道机清理地面,收拾设备上的积雪。
排岩机地处位置海拔高,在砬子边,土场边缘,土场落差一二百米,加上风特别大,作业环境异常艰苦。工人戴着口罩作业有哈气,工作下来,口罩下的冰溜子都有三四厘米长。
“旧皮带拆下来,新皮带粘上去,整整更换了两天才干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徐长兴所在排岩作业区一月份产量超产30多万吨,春节期间生产达到同期最好水平。
奉献在前 彰显劳模担当
“除夕的碗筷刚摆下,一声召唤你就离开家,用身体筑防线与病毒拼杀,逆向而行平凡中伟大…… ”伴随着《等你回家》的旋律,本钢集团劳模、板材炼铁厂设备管理室主任周江为驰援武汉的妻子王洪波专门制作了视频《我等你回家》发在腾讯上,一幅幅王洪波工作时的画面仿佛定格在那一瞬间,让我们看到白衣天使平凡之中的伟大。周江告诉记者,作为辽宁省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他的妻子王洪波在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担任护理组组长,负责重症确诊患者床位护理工作,无论黑夜漫长,还是身心疲惫,总是想着患者的需要,把忐忑和劳累深深埋藏在心底。“为了救助患者,我的妻子拼尽全力,为了厂里设备稳定运行,我会贡献我的所有。”
不同的岗位,一样的坚守。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周江与驰援武汉的妻子王洪波在各自的岗位上伉俪携手疫情防控,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单位疫情防控和确保设备稳定运行上。疫情防控检查、日常设备管理、联合检修组织……周江把每天的工作排得很满,春节至今,一天未休。
不同的岗位,相同的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本钢保卫中心广大警员不惧疫情、不畏挑战,全力确保门禁管控和疫情防控工作“两不误”,“辽宁好人”、本钢保卫中心板材警卫大队二中队队长任宝纯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有责任为维护职工健康和保障本钢生产经营顺行,牢牢把住抗击疫情的第一道关口。”本钢集团各个门岗接触的人多、防疫隐患多、工作难度大、防控任务重,任宝纯总是以身作则,主动作为,每天早到岗、晚回家,始终坚守在门岗上,坚守在最前线,用行动默默地承载着一份崇高的责任。
在采访中,记者收集到这样一组数据:自疫情防控以来,任宝纯和二中队警员每天入厂测温人员近5300人;拒绝未戴口罩人员入厂141人次;纠正口罩佩戴不规范356人;查询确认忘带卡人员入厂87人次;登记外来人员(持介绍信、健康证明)入厂52人;拒绝无卡外来人员入厂127人;扣转借、过期人员入厂卡24张。
“在岗位上,他比我们付出得多;在做人上,他留下一段做了好事不留名,好事原是‘好人’做的佳话,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原来,由于疫情发生的突然, 本钢保卫中心一时无法配齐一线警员每天使用的口罩和消毒液,于是各中队警员纷纷将自发购买的,或者从家里带来的口罩和消毒液捐献出来。任宝纯在战友微信群里看到有外地战友能购买到防护口罩,就委托购买了一箱共500只,让战友通过快递送到了党群工作室。包装箱上除留有党群工作室主任的手机号码,没有其他任何信息。经多方确认,才知道这箱口罩是任宝纯购买并无偿捐赠的。
“关键时刻见担当,紧要关头显本色。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广大职工在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一线奋勇当先;一个劳模就是一个榜样,凝聚着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磅礴力量。”
本钢职工表示,本钢劳模让劳模精神在战“疫”保产的最前线熠熠生辉,在本钢劳模一面面鲜艳旗帜的引领下,大家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和信念,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咬紧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不放松、不改变、不动摇,一定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生产经营保卫战,在这场大考中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是本钢人共同的心愿、共同的期待。
2020-03-25
下一篇:矿业南芬露天矿强化管控考核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