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敬业精业本钢精神 凝聚改革发展强大动力
本钢集团领导为省职工培训基地省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授牌

左图:陈继壮为辽宁省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罗佳全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
右图:汪澍为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张守喜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继壮,总经理汪澍,在工会主席张彦宾的陪同下深入基层一线,为2019年度省级职工培训基地和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授牌,看望慰问辛勤工作在岗位上的劳模职工代表,为他们送去企业的关怀与敬意,并通过他们向本钢集团全体劳动模范及广大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29日下午,陈继壮来到机电安装公司,为辽宁省工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罗佳全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据悉,罗佳全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目前本钢集团唯一一个省级职工培训基地。
罗佳全是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高级技师,在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高压及光纤电缆接头的制作方面,技艺精湛,并在高压电缆故障查找领域堪称一绝。多年来,他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了无数个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让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罗佳全组织筹建了一个电气培训室,目前,先后培训职工3000多人次,并先后被授予本钢集团、本溪市、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罗佳全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有突出贡献人才、辽宁工匠、辽宁好人等荣誉称号。2020年,被推荐出席全国劳动模范。
在罗佳全劳模创新工作室,陈继壮同罗佳全亲切交谈。陈继壮说:“罗佳全是本钢的宝贵财富,是本钢技术工人的楷模,他有实实在在的真本领、真功夫,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他身上体现的是敬业精业的本钢精神,不愧为本钢优秀技能人才的代表。”
陈继壮号召,本钢集团广大劳动者学习罗佳全,争当罗佳全,干一行、敬一行、精一行,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弘扬敬业和精业的本钢精神,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建功成才,助力本钢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观看了罗佳全展示的与伙伴公司合作研发的布袋除尘器脉冲阀自动控制系统,参观了电气设备实验等实战演练区域后,陈继壮勉励罗佳全要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发挥带头作用,传绝技、带高徒,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技能骨干。陈继壮叮嘱有关部门,要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力度,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让其成为基层职工学习新技术、提高操作水平的“加油站”,成为本钢技能人才的“蓄水池”,技术革新的“发动机”,把工作室建成高技能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要在广大职工中大力宣传罗佳全的先进事迹,宣传他身上体现出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本钢精神,用他的事迹感召广大职工,引导他们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把平凡的工作做细、做实、做精,让千千万万个罗佳全式职工在本钢涌现出来,为企业改革和发展作贡献。
28日下午,汪澍来到板材炼铁厂新一号高炉生产现场,为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张守喜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
张守喜扎根一线30年,尤其在高炉液压传动与控制领域有技术专长。张守喜劳模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解决高炉生产技术难题100余项,其中26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张守喜带头研发的“特大型高炉液压泥炮国产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创新技术,已在本钢集团高炉得到应用,系列产品成功推广应用至国内其他炼铁厂,运行稳定,性能可靠,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项目在2019年获得了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工作室成立以来,培训职工500余人次,为高校大学生生产实习培训3000人次。他带出的20多名徒弟,均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在张守喜劳模创新工作室,汪澍向张守喜致以节日的问候,并代表本钢集团感谢他多年来立足一线、创新创造,为本钢集团改革发展作出的贡献。看到陈列的各种技术改造模型和各类创新成果,汪澍赞不绝口。“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很多制约生产的实际问题,感谢你为本钢所作的贡献。”
在详细听取了张守喜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情况汇报后,汪澍指出,百年本钢在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像张守喜这样的敬业精业的技术人才,这是本钢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本钢优势所在,尤其是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更需劳模精神鼓舞士气,凝心聚力,战胜困难。
汪澍鼓励张守喜要立足岗位,充分发挥劳模和技术骨干的作用,当好带头人,做好传帮带,带动和影响身边更多职工学技术、搞创新,为企业改革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同时,汪澍要求相关部门,要在发现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为职工学技术、学技能提供一个更加广阔、更好的平台,着力打造一支有技能、有情怀、有担当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并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特别是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持续加大激励力度,调动更多职工学技术、比奉献,为本钢集团改革和发展多作贡献。
据悉,“五一”前夕,本钢集团工会相关负责人还分别为获得省职工创新工作室荣誉的矿业歪头山矿杨宇石劳模创新工作室、板材冷轧厂柯屹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板材特钢厂赵抒阳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
据了解,辽宁省工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辽宁省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是由辽宁省总工会开展的创建工作。其中,职工培训基地旨在推动工会系统“双服务”工作落地生效,健全企业职工培训机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2019年,辽宁省总工会命名了包括罗佳全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内的首批共34个辽宁省工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旨在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及高技能人才的影响力,围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经营管理等方面,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进而为企业发展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目前,此工作已连续开展了5年,期间,本钢集团共创建了8个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1个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
2020-04-30
下一篇:本钢集团以劳模引领唱响劳动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