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专业对口 岗位对标 共同提升
本钢集团文明生产管理手段“上新”了
  近日,记者跟随本钢集团制造部文明生产管理办公室在基层检查中发现,板材炼铁厂和北营炼铁厂的文明生产管理者互相走进对方的“大本营”,采取专业对口、岗位对标的方式相互检查学习,最终达到了共同提升。
  制造部文明生产办公室专业业务师王建介绍,这种新颖的方式目前被称为两厂区“互检互学”,源于去年下半年的文明生产培训工作。培训采用了现场实践结合课堂理论的方式,称之为“实战性管理培训”。即由文明生产管理办公室组织板材公司、北营公司及矿业公司所属各单位培训人员,分组(约10人/组)到指定单位的生产区域进行检查,根据培训任务,检查现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再由专家课堂点评,既提高了各单位文明生产的骨干的业务能力,又改善了培训现场的生产环境。此轮培训结束后,文明生产管理办公室将此种检查方式推广到板材公司各单位,并在各单位内部作业区之间进行互检。
  今年以来,经过数月的实践,板材检化验中心、板材炼钢厂、板材冷轧厂在文明生产管理方面都取得较大提升,并且在一季度板材公司文明生产评比中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鉴于以上成功案例,文明生产管理办公室本着专业对口、岗位对标、共同提升的创新管理理念,在与各单位联络员充分沟通及与培训老师共同探讨下,在今年4月份启动了板材厂区和北营厂区同专业单位互检工作。主要是按照本钢集团文明生产“6+1”管理标准对各组单位的制度建设、四室及现场的定置管理、职工素养等方面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两厂区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原料厂、能源总厂五组单位的互检互学工作。据了解,下一步两厂区发电厂、铁运公司及冶金渣公司都将纳入到互检体系中来。
  通过两厂区“互检互学”工作,不仅可以推动各单位自主做好文明生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联络员的管理能力和检查能力,同时,通过文明生产管理所搭建的平台,更能营造两厂区对口单位的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据悉,随着两厂区“互检互学”工作经验的逐渐成熟,制造部文明生产办公室将进一步完善互检制度,使互检工作从“四室”及现场的定置等基础管理,逐步深入到探究设备稳定、生产顺行的全方位交流之中,真正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乃至降本增效工作贡献力量。

“互检互学”补短板

  本钢集团推进文明生产管理工作至今已经一年有余,从目前来看,本钢集团整体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厂区、矿区作业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设备状态稳定,生产运行顺畅,职工“尝到甜头”。
  此次开展的两厂区“互检互学”工作,是本钢集团文明生产管理工作一次水到渠成的有力尝试,更是面向更高层次管理水平的一次厚积薄发。只有更持续深入地开展“互检互学”,才能正确协调职工、物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相同专业的单位互通有无、互补短板,向管理要效益,力争使文明生产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尽快驶向文明化、标准化的“快车道”。
  也正是如此,“互检互学”将促进全体职工将文明生产管理理念真正融入到灵魂深处、形成习惯,有力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