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深一度记者视点:在坚守和突破中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特别策划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面对新时代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命题,全方位提升工作质量,促进产品质量提升,进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实力,加速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工作。
  高质量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本钢集团做出了哪些努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收到了哪些成效,未来还有哪些工作要做?本期深一度,记者带你走近本钢生产、科研、检化验工作一线,展现本钢集团在追求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转变,取得的成果以及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敬请关注。


  高质量发展,到底要怎么发展?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扭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断,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如今,对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开足马力的钢铁企业来说,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高质量发展之路要怎么走,是摆在钢铁企业面前的一道加试题,也是一道必答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更需要坚守的恒心和突破的力量,才能汇聚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坚守,守住防线。越是艰难,越要守得住。高质量发展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则更加困难重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做好持续、全方位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将其作为企业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当然,守住疫情的防线也是企业全员应该守住的根本,只有每个人在思想意识上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才能保证各项推动企业发展的举措得到落实和推进,才能为人的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创造构筑健康良好的环境。因此,身在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守住疫情防控线,为企业加速高质量发展彰显坚守的力量。
  突破,创新发展。越是困难,越要向前。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注定是充满挑战的不凡之路。疫情防控也许只是诸多挑战的一个,是这条不凡之路的不凡的插曲。而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我们说要坚守防线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相反,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转变思维方式,转变传统观念,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过程中,找到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同时,还要加快自主创新,加速提升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和范围,让更多的技术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再受制于人,实现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自我救赎”和“自力更生”,最终战胜更多未知的挑战,实现“自我超越”,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快速迈进。
  凝聚,形成合力。越是困难,越要“抱团取暖”。与其说疫情带给我们的是困难、是挑战,不如说它带给我们更多的重新思考、衡量和研判的机会,带给我们更加理性地“回头看”和“向前看”的触动,同时也带给我们共同直面困难的空前的凝聚力。我们必须看到,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目前我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三分之一,是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制造业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领域,更是立国强国、稳定社会的坚实基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清当前企业、行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内在联系,带着“钢铁强国”的使命,扛起“钢铁工匠”的责任,携手共进,汇聚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和不断增多的不确定因素,无论是守住疫情防线还是突破创新,都需要每个人切实转变思维,勇于行动,跟上企业前瞻性的部署,开展创造性的工作,推动企业在行业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高质量发展,我们在行动!

板材技术研究院:严格全流程过程管控提质量

  今年以来,板材技术研究院立足本钢集团生产大局,牢固树立全流程过程质量管控理念,重视过程跟踪,重视过程问题及时干预和事前预防,有效提高了其在产品质量管控方面的影响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本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今年前7个月,板材技术研究院各月非计划率比年初考核指标降低46%,完成本钢集团考核指标。
  提高产品质量,避免不合格品出厂,是板材技术研究院的重点工作之一。面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他们立足长远,结合质量工作实际和用户反馈、需求,结合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质量管理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加强质量全流程管控工作,通过加强过程跟踪,掌握各工序生产实际情况,并且致力于对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及时干预和事前预防,从源头开始,全流程、全方位做好质量管控工作。特别是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板材技术研究院按照本钢集团提出的“技术引领,全员参与,实事求是,责任追究”质量管控理念,针对重点品种的性能波动问题,从机理和生产工艺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关键控制点,提高其性能稳定性,进而提高一检合格率和成材率。此外,他们还高度重视对复检判定工作,严格根据工艺控制、实际用户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避免因不合格品出厂产生质量异议。
  在做好全流程管控的同时,板材技术研究院还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针对个别钢种性能不合问题,及时叫停,并且组织人员攻关与相关生产厂和制造部共同制订生产计划和工艺方案,最大限度提高稳定性和产品合格率。对初检不合格产品,他们通过工艺曲线调查,确定不合格部分长度,最大限度减少质量降级损失。此外,针对重点品种的质量问题,他们组织人员开展专门的调研和攻关,并对标国内外先进钢企标准,找差距,订措施,全力确保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截至目前,板材技术研究院共出具各类质量调查报告15份,为本钢集团质量判定提供了依据。同时,主要产品合格率也稳步提升,其中,三冷镀锌590TRD+Z、DP590+Z一检合格率均已达100%;三冷镀锌DP780+Z一检合格率较攻关前提高7.14%,表面合格率较攻关前提高14.57%;电镀锌汽车板合格率较攻关目标提升10.05%;中高端冷轧汽车外板合格率比去年同期提高9.87%,6月份创历史最好水平;镀锌外板合格率较去年提升6.21%;镀锌可视化内板合格率较去年提升12.98%,进一步赢得了用户的认可和青睐。

板材冷轧厂:向质量要效益 以质量求发展

  板材冷轧厂树立“用户至上”理念,向质量要效益,以质量求发展,收到良好成效。今年1-8月份,该厂整体非计划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25%,质量异议较同期下降0.11%,实现内部非计划及外部市场问题双下降。同时,该厂总体成材率整体提升,实现单项综合降成本近千万元。
  作为本钢集团终端产品工序,该厂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和本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此,该厂站在大局高度,始终坚持“降本提质增效”的理念,向质量要效益,以质量求发展,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质量管理举措。通过强化攻关、创新管理、严格管控等方法,有效确保了产品实物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眼睛向内,瞄准问题,强化技术攻关。今年以来,该厂结合去年重点降级缺陷,组织相关工艺技术人员开展了“40+N”项缺陷攻关工作,收到良好成效,产品缺陷明显减少。同时,针对外板生产,该厂还加强“一贯制”管理,积极组织技术人员优化外板生产工艺、设备功能和备件状态,有效提高了外板生产窗口期和产成率。
  创新管理,正向激励,质量与奖金联奖。为了进一步调动职工参与质量提升的积极性,该厂制订了质量与奖金联奖办法,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工作,以正向激励的方式积极推进质量工作水平提升。今年以来,该厂共组织开展了“以降低电镀锌机组设备故障率、降本增效为目标的设备管理创新”“质量缺陷”X+N、“管理项目”等8个管理创新项目,职工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有力确保了项目按计划推进。据悉,项目完成后,该厂将以实际完成的科技论文、专利、合理化建议、项目攻关等对职工进行相应的奖励。
  管理标准化,设备完善化,优化工艺,提升技术。为了全面确保产品质量,该厂积极推进全流程工艺管控,要求上下道工序密切配合,互创条件,通过推进管理标准化、设备完善化,优化工艺、提升技术等手段,提升质量,降低成本。
  该厂紧盯品种生产,挑战难度,通过合理匹配不同工艺路径,测试生产了镀锌980DP+Z产品、冷轧CP980产品、厚度0.3-0.4mm薄规格产品、厚度3.0mm供奔驰极限厚规格产品,产品质量均达到既定标准要求,实现了稳定生产,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产量的提升。今年以来,桥北镀锌高强产品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幅近1倍以上,高强钢产量总体占比达到32%,达到机组大纲中高强钢比例要求。同时,高等级高强产品月产量也达到较高水平,实现了高强产品的稳定生产,酸洗高等级产品更是创出月产新高,为进一步提升本钢产品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板材检化验中心:把住外购物料“关口” 当好指导生产“眼睛”

  “用忠诚、干净、担当把好外购物料入厂质量关,为生产单位提供真实、准确、及时的数据,为确保产品质量提供数据保障……”今年以来,板材检化验中心立足本钢集团发展大局,紧跟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通过管理的体系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检化验工作水平,为保证本钢集团生产大链条产品质量的提升当好外购物料质量“守门人”和指导生产的“眼睛”。
  为了把住外购物料入厂质量关,该中心原料检查作业区认真做好外购大宗原燃料采、制样及质量数据审核判定工作。他们组织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了对现行采制样设备、技术操作规程的修订,对数据审核验收判定等流程进行认真梳理。同时,加大采、制样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质量监督和考核,管理人员深入岗位基层,跟踪采制样全过程,技术人员严格执行质量数据三级审核制度,做好异常数据处理工作,根据供货质量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查,做好采制样环节管控,保证采制样工作真实、准确、及时,严格执行取消让步接收工作,有力杜绝了不合格物料入厂。
  为了真实、准确、及时反映产品质量情况,该中心炼钢检验作业区充分发挥快分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好的优势,有效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整体分析时间更趋于稳定并有所缩短。此外,他们还依托快分项目,进行光谱仪分析铁水中C、S含量的快速分析新方法试验及应用,并且成立了工艺纪律优化组,定期与板材炼钢厂生产技术室和相关作业区进行沟通,随时对系统进行优化,解决工作难题,让生产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数据更加真实、准确、及时。目前分析时间小于5分钟的试样数占样品总数的98.34%,小于3分钟的试样数占总数的81.81%,基本实现了系统目标。
  为确保产品质量提供数据保障,该中心北营轧钢作业区从提高职工操作技能、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健全管理制度和强化沟通机制等方面,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他们通过开展技术比武、师带徒和组织培训等方式,提升职工标准化操作水平。同时,安排专业人员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依托稳定的设备及时生成准确的数据,避免因数据出现偏差误导生产,影响产品质量。此外,他们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且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每月到生产单位走访,征求生产单位意见建议和需求,进一步提升检化验工作水平,发现不合格产品第一时间反馈相关生产厂,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
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