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走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历史的一个山巅,当我们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下一个山巅远眺之时,“十四五”规划的新路径将向前延伸。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征程上,尤其需要突出新发展的主题、构建新发展的格局。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突出什么样的发展主题、构建什么样的发展格局,将成为新时代统领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
  “时代孕育思想,实践检验真知。”我们党在新发展理念指导擘画科学发展蓝图的实践探索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在“十四五”规划期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大势,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着眼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依据我国“十三五”期间改革发展的实践及时做出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有效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夺取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新胜利的基本遵循。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体现了“三个是”的重大意义:首先它是一种战略抉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做出的战略抉择,这种战略抉择顺应了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战略能够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再者它也是重要抓手,是解决面临的各种中长期问题的重要抓手,有了这个抓手,能够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战略决策,能够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态度克服发展中的各种内外挑战,在改革开放中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此推动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另外它还是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是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
  “穿越惊涛骇浪,展现强大韧性。”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顶住了“逆全球化”的暗流,穿过了新冠疫情的巨浪,在“十三五”期间全力于推动改革发展,致力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倾力于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并不断迈向中高端水平。中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提质增效,为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国际形势,指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我们把握形势、适时而变提供了科学认识和前瞻性准备。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需要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韧劲,着力推动转换经济增长动力,补短板、强弱项,内外双轮驱动,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样才能实现“十四五”时期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着眼跋山涉水,注重练好内功。”“十四五”时期,我们既要攀登一座座改革发展的山峰,也要穿越一条条各种挑战的激流。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又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最重要的是固本培元、练好内功,这就需要更加凸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更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为只有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飞跃,才会使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合理布局的步伐。因为只有实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做出的战略部署,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明确“十四五”时期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
  “把握战略基点,激发创新活力”。把握战略基点,是实现战略目标的立足点。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国经济一个共同特征是国内可循环,国家的体量越大,这个特征越明显。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循环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在“十四五”时期,只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使我国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并成为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激发创新活力,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原动力。谁的创新驱动强劲,谁的高质量供给全面,谁就能够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激发创新活力,需要通过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从而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中国经济是一片明丽的大海。在这片明丽的大海中,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片明丽的大海,敢于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能够保持自身的战略定力。在这片大海中,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定能进一步创造新优势、开拓新空间、添加新动力,推动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