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当时
——本钢集团“十三五”成就巡礼之市场营销篇
产品进入奔驰汽车全球采购名单;
中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
参与建造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世界最高的建筑比斯迪拜塔;
产品成功打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深圳地铁11号线;
……
“十三五”以来,面对钢铁行业严峻态势,本钢集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以赢利增效为核心,直面挑战,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销售战略调整,产品闪耀国内外市场,产销率达100%,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勇往直前。
“十三五”期间,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实施,钢铁行业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艰难前行。面对风起云涌的市场,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与眼光。
“十三五”期间,本钢集团以效益为导向,眼睛向内、找准定位、主动出击,通过确定不同区域的销售策略、调整分公司管理模式、加大电商销售力度等措施和手段,全面推进营销体制机制变革创新,在市场浪潮中奋勇搏击。
本钢集团2017年营销工作会议提出了提升“六个能力”的要求。随即,一场创新、变革在营销系统内全面展开。
——优化了产线分工,按产线效益最大化组织合同,向科学组织订单要效益。
——大力调整了区域结构,加大向东北区域投放资源占比,向优化区域管理要效益。
——强化对分公司管理,发挥其市场前沿作用,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科学调配内、外贸资源,向国际市场要效益。
……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通过把握核心区域内市场竞争力和引领力,一系列全面围绕以效益为中心的超常规营销措施的稳步实施,给予了本钢集团最有力的创效支撑。
在“皇帝女儿也愁嫁”的今天,钢铁企业要想成功“嫁女”,不仅需要高端的产品、有效的营销手段,更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本钢集团管理层深谙此道,适时提出“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理念,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
——技术服务“一对一”。针对用户对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开启“私人定制”模式,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直到用户完全满意。
——售后服务大为改进。缩短售后服务时间,从原来的平均15天缩短为7天,让用户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电子商务赶潮流。入股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欧冶云商,形成了非计划、自营产品、非钢产品全部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模式。近3年来累计通过电商销售产品600余万吨,实现增效近2亿元。
本钢集团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为百年本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钢企插上腾飞的翅膀。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恶劣的国际贸易环境,本钢集团适时调整国际化营销策略,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完善区域布局,推动企业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
持续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从中巴经济走廊工程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从销往马来西亚的铁锌合金(GA)新钢种到销往印度的汽车板……本钢集团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建设为重点和抓手,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把“一带一路”从愿景转化为现实,成为本钢集团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据了解,5年间,本钢集团的汽车表面板、家电板、石油管线钢、集装箱板、长材、机械结构用钢和铸管等10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销往东南亚、西亚、东盟和中非等“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于石油管线工程、机场项目、高速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助力当地民生基建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钢集团顺利完成交付了一笔7400吨螺纹钢出口合同,应用于非洲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二期项目工程建设上,这也是本钢螺纹产品首次挺进“一带一路”。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本钢集团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品达1000多万吨,占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积极构建国际营销新格局——“十三五”的5年间,国际市场风云突变,本钢集团直面严峻的国际市场形势,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精准定位、精心布局,在“夹缝”中寻求出路,不断抢占国际合作新高地,彰显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国企业的责任担当。
——网络布局“更精准”。2017年,本钢集团适时增加了越南境外分公司;2019年着手成立了日本分公司,在确保出口区域更广的基础上,向高端出口市场逐步推进。
——传统市场“不放松”。加大对韩国、东南亚地区等“老牌”市场的出口力度,产品品种从单一的热轧产品,增加到了冷轧、镀锌、长材、特钢棒材等多品种,并且出口数量和用户群也逐步增加。
——欧洲市场“不放弃”。进一步明确“以高端精品为主打模式,持续开发欧洲市场”的战略目标;在贸易壁垒的“缝隙”中,积极开发欧洲汽车用钢市场,目前,本钢已经成为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一些国家重要的海外汽车用钢供应商。
5年间,本钢集团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遍布国内外,外销创效水平显著提高,“本钢名片”在国际市场上更加闪亮。即便在疫情期间,本钢集团产品同样走俏国际市场,2月份,共签订36万吨出口合同,成为当月国内出口合同签单量最大的钢企。
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产品竞争力上。钢材产品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过去靠产量占市场、赚票子的“普货”已无竞争力,市场垂青高端产品。
“十三五”期间,本钢集团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精品路线,瞄准“高精尖”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优化品种结构,不断提升新产品、独有领先产品和战略产品占比,向品种、规格及高附加值产品要效益,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上披荆斩棘。
——汽车板销售迎难而上。5年间,本钢集团与30多家汽车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基本实现了绝大多数合资品牌和全部自主品牌汽车厂全覆盖供货。特别是依托三冷轧工序设备优势,拓展了宽幅汽车板销售渠道,仅2019年,实现冷系宽板销售量99.5万吨,同比增长17%,创下新纪录。
——以高端精品抢占市场。5年间,本钢集团一批“高精尖”产品成为市场的“主角”,实现了2GPa超高强热压成形钢(PHS2000)、热镀锌汽车面板、冷轧双相钢DP980、特种车专用齿轮钢、高级别帘线钢等高端产品批量供货。
——认证工作取得新进展。5年间,本钢集团积极开展战略性产品“先期介入”,多项产品获得国际、国内认证和评定。每年开展各类产品认证20余项;管线用钢、石油钻铤用钢等获得中石油、中石化行业认证;帘线钢通过贝卡尔特认证等。
——市场开发效果显著。通过引入EVI前期介入,参与主机厂新项目、新车型、新产品开发等措施,不断开发高端新用户。5年间,先后通过了大众、日产、现代、一汽、上汽等国内外知名汽车生产商认证。同时,通过不断调整出口品种结构,增加品种钢出口比例,将优势产品、拳头产品销往全球。产品先后通过了中国船级社、美国通用、泛亚汽车、日本日立等国际认证,并吸引了宝马、奔驰、玛莎拉蒂等世界知名汽车公司前来洽谈合作。
……
“十三五”期间,本钢集团营销工作与时俱进,求新、求变、求突破,形成了具有本钢特色的营销体系,使产品进一步遍布海内外,增加了经济效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5年一个刻度,本钢集团留下具有时代特征的高质量发展印记;5年一个跨越,百年国企以坚定的步伐、昂扬的姿态,拼出了精彩。面对未来,在新战略目标指引下,百年本钢必将在市场浪潮中阔步前行,走出一条更加精彩壮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
参与建造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世界最高的建筑比斯迪拜塔;
产品成功打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深圳地铁11号线;
……
“十三五”以来,面对钢铁行业严峻态势,本钢集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以赢利增效为核心,直面挑战,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销售战略调整,产品闪耀国内外市场,产销率达100%,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勇往直前。
明晰——营销体制机制变革创新
因势而谋,调整思路明晰。“十三五”期间,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实施,钢铁行业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艰难前行。面对风起云涌的市场,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与眼光。
“十三五”期间,本钢集团以效益为导向,眼睛向内、找准定位、主动出击,通过确定不同区域的销售策略、调整分公司管理模式、加大电商销售力度等措施和手段,全面推进营销体制机制变革创新,在市场浪潮中奋勇搏击。
本钢集团2017年营销工作会议提出了提升“六个能力”的要求。随即,一场创新、变革在营销系统内全面展开。
——优化了产线分工,按产线效益最大化组织合同,向科学组织订单要效益。
——大力调整了区域结构,加大向东北区域投放资源占比,向优化区域管理要效益。
——强化对分公司管理,发挥其市场前沿作用,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科学调配内、外贸资源,向国际市场要效益。
……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通过把握核心区域内市场竞争力和引领力,一系列全面围绕以效益为中心的超常规营销措施的稳步实施,给予了本钢集团最有力的创效支撑。
在“皇帝女儿也愁嫁”的今天,钢铁企业要想成功“嫁女”,不仅需要高端的产品、有效的营销手段,更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本钢集团管理层深谙此道,适时提出“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理念,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
——技术服务“一对一”。针对用户对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开启“私人定制”模式,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直到用户完全满意。
——售后服务大为改进。缩短售后服务时间,从原来的平均15天缩短为7天,让用户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电子商务赶潮流。入股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欧冶云商,形成了非计划、自营产品、非钢产品全部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模式。近3年来累计通过电商销售产品600余万吨,实现增效近2亿元。
攻坚——国际市场开发逆势突围
应势而动,发挥优势攻坚。本钢集团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为百年本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钢企插上腾飞的翅膀。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恶劣的国际贸易环境,本钢集团适时调整国际化营销策略,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完善区域布局,推动企业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
持续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从中巴经济走廊工程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从销往马来西亚的铁锌合金(GA)新钢种到销往印度的汽车板……本钢集团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建设为重点和抓手,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把“一带一路”从愿景转化为现实,成为本钢集团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据了解,5年间,本钢集团的汽车表面板、家电板、石油管线钢、集装箱板、长材、机械结构用钢和铸管等10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销往东南亚、西亚、东盟和中非等“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于石油管线工程、机场项目、高速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助力当地民生基建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钢集团顺利完成交付了一笔7400吨螺纹钢出口合同,应用于非洲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二期项目工程建设上,这也是本钢螺纹产品首次挺进“一带一路”。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本钢集团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品达1000多万吨,占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积极构建国际营销新格局——“十三五”的5年间,国际市场风云突变,本钢集团直面严峻的国际市场形势,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精准定位、精心布局,在“夹缝”中寻求出路,不断抢占国际合作新高地,彰显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国企业的责任担当。
——网络布局“更精准”。2017年,本钢集团适时增加了越南境外分公司;2019年着手成立了日本分公司,在确保出口区域更广的基础上,向高端出口市场逐步推进。
——传统市场“不放松”。加大对韩国、东南亚地区等“老牌”市场的出口力度,产品品种从单一的热轧产品,增加到了冷轧、镀锌、长材、特钢棒材等多品种,并且出口数量和用户群也逐步增加。
——欧洲市场“不放弃”。进一步明确“以高端精品为主打模式,持续开发欧洲市场”的战略目标;在贸易壁垒的“缝隙”中,积极开发欧洲汽车用钢市场,目前,本钢已经成为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一些国家重要的海外汽车用钢供应商。
5年间,本钢集团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遍布国内外,外销创效水平显著提高,“本钢名片”在国际市场上更加闪亮。即便在疫情期间,本钢集团产品同样走俏国际市场,2月份,共签订36万吨出口合同,成为当月国内出口合同签单量最大的钢企。
发力——品种结构调整扩展优化
顺势而为,借助高端产品发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产品竞争力上。钢材产品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过去靠产量占市场、赚票子的“普货”已无竞争力,市场垂青高端产品。
“十三五”期间,本钢集团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精品路线,瞄准“高精尖”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优化品种结构,不断提升新产品、独有领先产品和战略产品占比,向品种、规格及高附加值产品要效益,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上披荆斩棘。
——汽车板销售迎难而上。5年间,本钢集团与30多家汽车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基本实现了绝大多数合资品牌和全部自主品牌汽车厂全覆盖供货。特别是依托三冷轧工序设备优势,拓展了宽幅汽车板销售渠道,仅2019年,实现冷系宽板销售量99.5万吨,同比增长17%,创下新纪录。
——以高端精品抢占市场。5年间,本钢集团一批“高精尖”产品成为市场的“主角”,实现了2GPa超高强热压成形钢(PHS2000)、热镀锌汽车面板、冷轧双相钢DP980、特种车专用齿轮钢、高级别帘线钢等高端产品批量供货。
——认证工作取得新进展。5年间,本钢集团积极开展战略性产品“先期介入”,多项产品获得国际、国内认证和评定。每年开展各类产品认证20余项;管线用钢、石油钻铤用钢等获得中石油、中石化行业认证;帘线钢通过贝卡尔特认证等。
——市场开发效果显著。通过引入EVI前期介入,参与主机厂新项目、新车型、新产品开发等措施,不断开发高端新用户。5年间,先后通过了大众、日产、现代、一汽、上汽等国内外知名汽车生产商认证。同时,通过不断调整出口品种结构,增加品种钢出口比例,将优势产品、拳头产品销往全球。产品先后通过了中国船级社、美国通用、泛亚汽车、日本日立等国际认证,并吸引了宝马、奔驰、玛莎拉蒂等世界知名汽车公司前来洽谈合作。
……
“十三五”期间,本钢集团营销工作与时俱进,求新、求变、求突破,形成了具有本钢特色的营销体系,使产品进一步遍布海内外,增加了经济效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5年一个刻度,本钢集团留下具有时代特征的高质量发展印记;5年一个跨越,百年国企以坚定的步伐、昂扬的姿态,拼出了精彩。面对未来,在新战略目标指引下,百年本钢必将在市场浪潮中阔步前行,走出一条更加精彩壮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