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产品+服务”引来“上门客”
——开发直供用户本钢集团这样做
  营销团队一个月内走访了26家用户及贸易商,确定57个推进项目;一季度新开发14家直供用户,新增订货量6.1万吨;开展了上汽大众、长城汽车等厂家12个牌号认证和供货工作……作为一名市场营销的“老江湖”,国贸公司营销人员范洪波再次感受到了本钢集团“行销”市场的密集度和力度。
  在国贸营销团队看来,诸多优势企业争相与本钢集团结为战略伙伴,不仅是本钢集团强大竞争实力的体现,更是本钢集团实施“产品+服务”这一特色营销模式取得的积极成果,引来诸多直供户“上门客”。
  今年以来,本钢集团确立“以效益为中心”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国贸公司积极落实本钢集团战略部署,对营销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主动走进市场、开发用户,提供“嵌入式”服务,着力培育高端、终端用户群。集团主要负责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市场一线,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实现了产销研系统联动,体现了从“个性服务”到“服务个性”的转变,与用户实现共创共赢。

在深入服务用户中发现合作商机

  只有了解市场,才能更好寻找到商机,开发市场。杨嘉集团是一家主要生产水泥搅拌罐用车及挂车的企业,在走访杨嘉集团的过程中,通过参观改装车配套现场,在对高强大梁钢、厢体用钢及罐体用钢的使用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后,国贸公司营销人员敏锐捕捉到了商机,向用户推荐本钢生产的宽板产品,来替代其目前使用的罐体用钢拼焊板,以减少制造过程中的焊缝数量,降低罐车制造的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用户当即对此表示出了浓厚兴趣。
  走访兴民钢圈用户时,在参观了兴民钢圈的实验室以及先进的车轮配套生产线后,通过技术交流,与用户达成了采用本钢生产的650MPa级车轮钢的意向。随即,本钢集团为兴民钢圈制订相应的对接方案,加快对用户所需的产品进行工艺优化,并根据用户要求,派焊接专家专程进行技术指导,保证650MPa级车轮钢的焊接性能。同时利用2300轧机的优势,为用户提供轮辋的宽规格供料,轮辐的薄规格或厚规格原料,提高用户的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
  “过去认为自己了解市场,现在才发现对市场还是了解得不深入。”范洪波感言,“在深入走访调研用户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开发市场的方法,深度对接产线,深度融入产线,做用户用材方案的解决专家,就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合作机会。”

以深耕服务培育更多用户集群

  在走访用户的过程中,营销人员不单纯把卖给用户产品作为终极目标,而在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增强用户忠诚度,打造利益共同体。
  4月6~7日,国贸公司营销人员走访了象屿梁山分公司,掌握用户需求,了解市场动态。以前本钢在梁山地区的供货规格主要集中在2mm~5mm,主要用途为侧边梁及厢体用钢,现在用户提出希望能够为其开发6m~12mm主承重梁用钢产品,以实现大梁钢产品的全覆盖。本钢集团当即作出了部署,派出常驻技术服务组,全程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并为用户进行产品小批量试制。同时,把本钢宽板轧机优势发挥到极致,针对用户提出的700L极限产品的需求,开发提高用户成材率高的大梁钢定制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在走进市场,走近用户的过程中,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更精准了,研发方向也更明确了,从而能够捕捉到更多与直供客户合作的机会,本钢产品很快就能更多地销往这家用户啦。”范洪波兴奋地说道。
  “但不是每次走访市场都是那么顺利,真的很艰难。”范洪波告诉记者,就在这次走访市场过程中,他经历了飞机起飞10分钟后突发返航的意外。为了信守与用户的承诺,他与其他销售人员、研发人员立刻改签了当天最早飞往济南的其他航班,最终按与用户事先规划好的行程安排,圆满完成了走访交流任务。
  “开发直供用户,开拓市场不是简单地走访用户,而要从寻找用户、对接用户向深度研究用户转变,要创新升级,以深度服务和增值服务赢得用户青睐,培育更多的直供用户集群。”
  开发直供用户,心之所向,愿皆可至。
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