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惟其艰难 方显勇毅
——机械制造公司改革攻坚发展纪实
  今年以来,有着百年历史的机械制造公司紧紧围绕“以效益为中心”理念,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发展,向改革要效益,积极探索改革攻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横下一条心 对标找差

  2月1日,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维到机械制造公司调研时提出了“要解放思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学习先进企业,加强对外合作,增加效益,走‘内生型’转向‘市场型’发展新路径”的要求,为机械制造公司改革发展树立了坚定的信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机械制造公司党委多次组织专题学习,集体研究讨论本钢集团领导提出的指导要求,汇众智确立了推进精品铸造基地、轧球轧段基地、备件修复基地“三大基地”建设目标,明确了“打赢扭亏攻坚战、质量提升攻坚战、全面完成生产经营目标攻坚战”的总体经营思路和主要任务,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
  走出去,瞄准先进。春节假期刚过,机械制造公司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然拉开。农历正月初九,率先组织全体班子成员赴鞍钢重机公司对标学习,实地考察了鞍钢重机公司灵山机械厂、锻造厂、轧辊公司和鞍钢铸钢有限公司等单位,就发挥各自优势扩大内外市场合作,互为承制,促进市场营销达成了共识。3月至4月,该公司所有部门针对41项业务、77项实际问题与鞍钢重机公司开展了业务交流和对标学习,形成了五大业务板块对标学习分析报告,找到了差距,提出各自业务系统的改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理清了方向和思路,累积了国有企业改革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机械制造公司做好机制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请进来,对标学习。3月23日,鞍钢重机公司董事长赵训民率领导班子成员和销售、财务、生产部门总监,以及所属灵山机械厂、冶炼设备公司和轧辊公司负责人来访机械制造公司。在参观第一机修厂生产现场后,与机械制造公司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和党建共建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在技术工艺引进、共享营销渠道、联合投标承制、合作开发新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本钢集团领导为机械制造公司当前及长远发展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并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我们要通过对标学习先进,找出差距短板,制订改进措施,完善改革的思路和方案,为企业扭亏脱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机械制造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霖如是说。

闯出一条路 改革攻坚

  机械制造公司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企业要想进一步生存发展,既要一步一个脚印走稳走准,又要精准发力实现“弯道超车”,重中之重就是通过改革创新,练内功,祛顽疾、打通“堵点”和“难点”、激发内生动力,力促企业实现重生。
  “我们的涅槃重生离不开本钢集团的鼎力支持,但当‘救命稻草’到来时,能不能抓得住、抓得牢,能不能顺势而为,自身的决心与努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张霖坦言。 
  于是,一场自我变革、自我发展的机制体制变革,在机械制造公司就此展开。
  组织机构变革“打头阵”。机械制造公司推出符合集团多元产业发展和扭亏脱困要求的机制体制改革新举措,借鉴鞍钢重机公司体制机制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在“三项制度”改革和创新内部管理上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责清晰、精干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差异化的薪酬分配体系,重点推进以利润为中心的绩效考核、管理人员考评机制、淘汰竞争机制,形成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同时,全面谋划内部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培训、培养、使用和发展,制订破除操作岗、管理岗界限,打通上升通道和交叉任用通道的路径和办法,解决好“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精细内部管理“活下去”。机械制造公司编制了《以“重强抓”协同推进“三大基地”建设,打赢“三大攻坚战”》实施方案和《两年扭亏攻坚计划》,对2021-2022年改革发展任务形成了时间表、路线图。成立了市场营销、生产组织、经营成本、工艺技术、规划发展、改革推进及党建融合等共7个专项工作组,通过分别制订任务分解台账,对各项工作订目标任务、订实施举措和定时间节点以及承办单位和直接负责人,提高效率,突出重点、寻求突破、向干精干专要效益。
  三级成本管控“强根基”。机械制造公司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把所属的3个基层厂视为独立经营的公司,建立健全基层生产单位财务成本数据的统计方式方法,制订相应价格分解机制,以内部模拟市场、独立核算的方式核算并考核各作业区或工序的成本和利润,突出强化成本管控职能和作用,形成对主要工序、产品成本常态化监控,实现了公司、厂矿、作业区三级成本管控的业务贯通,为推行内部模拟法人市场化运作夯实了基础。
  被定义为机械制造公司“头号”利润单位的第一机修厂,通过对组织架构进行设置、管理流程再造,以及实行灵活的用工制度和差异化激励政策方面的改革,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企业发展的考核激励不足、内部缺乏活力等问题,为企业快速发展、冲刺盈利目标扫除了发展障碍。

坚定一个目标 增收创效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机械制造公司以坚定的目标作答:就是以市场为圆心,让市场驱动,现场随动,销售围绕市场转,生产围绕销售转,采购围绕生产转,一切围绕效益转。
  今年以来,机械制造公司不依附本钢集团“输血”,加大对外合作的形式创新和载体创新力度,向市场要效益,交出了一份自立自强、开拓市场的闪亮成绩单。
  ——与鞍钢重机公司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和党建共建协议,与大连华锐、常州宝菱、大连大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技术工艺引进、共享营销渠道、联合投标承制、合作开发新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按照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理念,新成立的“总工办”与签署校企研发合作协议的辽宁科技学院开展全方位产学研联合,在“铸造专家工作站”的主持下,首次借助计算机模拟软件验证承制“常州宝菱”8组大型轧机轴承浇注工艺,现已完成2件试制产品,为下一步打开“一重”“二重”、鞍钢重机等铸钢轴承座供应大门做好了技术储备;
  ——同宁夏共享集团在铸造型砂造型、3D打印、炉前浇铸和自动化清整等方面开展业务交流;
  ——与鞍钢重机公司所属双晟风机有限公司联手,正在开发鞍钢集团炼铁总厂渣浆泵修复业务和本钢集团的大型风机修复业务;
  ……
  上半年,机械制造公司累计承揽项目金额2.6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内部承揽2.26亿元,同比增长124%;外部承揽3494万元,同比增长19%。半年劳动生产率10.25万元,同比增加46%。
  “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机械制造公司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模式为核心,通过“党建+10S管理”“党建+业务”“党建+生产”“党建+经营”等模式作为载体,在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发挥“红色引擎”作用,做好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向党建要效益。同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活动为载体,为职工改善浴池、卫生间、休息室等基础设施,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激发了职工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机械制造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发扬敢打硬仗、胜仗的精神,迈向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新征程。面对未来,他们满怀信心、阔步前行、积极作为,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魄力,只争朝夕的干劲,去创造一个又一个佳绩。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