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双贯标”:如何“让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路”?
——关于本钢集团住房公积金新系统的调查(二)
  今年初,按照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相关要求,本钢住房公积金中心进行系统升级, 3月31日“双贯标”系统正式上线。“双贯标”对于广大职工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由此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心里也有不少问号。为了打开这些问号,本报记者对本钢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于红进行了专访。

  记者:什么是“双贯标”,为什么要推行住房公积金“双贯标”系统?
  于红:住房公积金“双贯标”系统升级是一项利民便民的改革举措,即《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标准》和《接入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接口标准》,是国家住建部针对住房公积金行业的贯彻落实情况制定的标准。
  “双贯标”是公积金行业全面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次升级系统,一方面规范了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数据,提高了住房公积金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利用水平,满足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开通结算渠道、便捷缴存职工服务、优化业务流程,以往许多需要往返于银行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的业务,现在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的交易接口可直接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完成,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路”的服务目标。

  记者:系统升级期间对职工办理业务是否有影响?是如何避免和减少这些影响的?
  于红:今年2月份,本钢集团在“双贯标”系统上线前,考虑到系统上线期间会给广大职工提取公积金带来不便,提前作出了预案。通过本钢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微信工作群,告知各单位公积金专管员,督促计划三四月份将办理提取公积金业务的职工,提前到2月份办理,当月办理提取业务的人数达2500余人,远远超过历史同期的提取额,仅北营公司一家提取人数就达1198人。由于提取量大,为方便职工,工作人员连续3天到基层单位现场办理审核业务,确保了不因系统升级影响职工办理相关业务。

  记者:升级“双贯标”系统过程中遇到哪些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于红:在实施“双贯标”过程中,本钢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遇到了诸多挑战,既有技术方面的,也有沟通协调方面的。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承办银行不同的审批流程、不同的贷款业务数据、差异化的测试环境和多层级的沟通协调,都给项目开发测试带来了挑战。
  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双贯标”工作的落地实施,本钢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迎难而上,协调联动,设立了由本钢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本钢信息自动化公司技术专家、业务骨干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严格按照“双贯标”实施方案,及时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与协商,将难题一道道攻破。本钢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先后与本钢信息自动化公司完成工程合同签订、基础数据需求研究、各项基础数据的采集、银行数据移植等各项任务,并定期召开推进会。其间,省住建厅相关领导到本钢现场指导系统升级工作,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到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学习经验,收集资料,并查找自身短板,完善整改措施,稳步推进“双贯标”工作。
  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筹备,3月31日,本钢集团“双贯标”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目前,系统运行稳定。

  记者:新系统上线后,相关业务办理流程有哪些变化?
  于红:升级后的“双贯标”系统上线后,最大变化的是公积金贷款的审批与办理流程,由传统的委托银行办理贷款方式转变为由银行先发起贷款受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完成公积金贷款的审批、复核、贷款发放,实行线上线下同时审批。这一改变使职工办结一笔贷款的时间大幅缩短。
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