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我国第一代自行车链条钢诞生在本钢
  1989年“十一”前夕,本钢广大科技人员经过近两年艰苦努力,研制成功我国自己的链条钢,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结束了我国自行车主件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它的研制成功,对国内和国际自行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是世界自行车生产大国,当时年产自行车4300万辆,作为自行车主要部件的链条,不仅国内配套,而且还远销美、欧、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仅1989年上半年,就有100多家外商前来洽谈订购链条。当时世界自行车年产量为3亿多辆。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不能生产链条钢,每年从国外进口,要花大量外汇,阻碍了链条生产的发展。鉴此,轻工部门多次申报发展我国的链条钢。
  本钢了解这一情况后,迎难而上,主动开展这项产品的开发。1988年初,本钢组成了主管副经理、工程师为首,由科技处组织连轧厂、初轧厂、二钢厂等单位科技人员组成的“一条龙”链条钢科技试制小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生产出我国自己的链条钢。
  该成果通过冶金部和轻工部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本钢采用素有“人参铁”之称的生铁炼钢,由于它具有低磷、低硫和有害元素低的自然优势,生产出的链条钢强度、韧性优于目前进口日本同类名牌产品。经过威海链条厂、上海链条厂等10个厂家生产试验证明,本钢生产的链条钢主要技术指标超过了日本、美国同类产品。链条出口后,外商反映良好。专家们还认为,这种链条钢完全能够代替进口,可以节约大量外汇,而且价格低。本钢仅试验生产的10251吨链条钢就节约外汇430.5万美元。
  1989年10月11日,《本钢报》对这一新闻进行了报道。   
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