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真”经 收获“实”效
时间:2017年9月27日夜晚
情景:本钢集团派驻到黑沟乡石虎子村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乔士良挑灯在工作日记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今天,本钢集团领导送我和耿进芳队长来到黑沟乡石虎子村,嘱咐我们:“做好扶贫工作要真扶贫,扶真贫,自己也要像一个农民。”这句话我要印在脑海中,落实在行动上,用真情、真心、真意,真扶贫,扶真贫,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村民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时间:2020年9月3日夜晚
情景:本钢集团派驻到黑沟乡石虎子村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乔士良挑灯在工作日记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3年来的扶贫工作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桓仁县距本溪200公里,每周往返,日常下乡入户走访,帮助村里、贫困户脱贫规划,考察村集体项目,组织致富带头人外出学习栽植、大棚种植技术……累不累?累。但看到石虎子村的发展变化,村集体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村建档立卡户全部摘帽脱贫,路灯让小山村明亮了,村路更加平坦了,水渠灌溉设施更加完善了,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洋溢着村民的欢歌笑语,又感觉很充实、很快乐。
3年前,在组织安排下,乔士良来到了黑沟乡石虎子村,成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在随后的扶贫工作中,他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不停地奔走在石虎子村“希望的田野”上,留下怎样的真情、真心、真意故事,让我们顺着乔士良工作日记中的“留痕”,到石虎子村探个究竟。
2019年1月22日正午,透着暖阳的冬日里,正在院子里的小刘博看见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的乔士良等一行人向他家走来,立刻停下玩耍,冲着屋内的妈妈关丽影喊起来。
乔士良等一行人到关丽影家,是代表本钢集团走访慰问贫困村民。这次来,他们带来了豆油、玉米油、面粉等,乔士良和队长耿进芳还自掏腰包为关丽影上小学的儿子和上高三的女儿各买了一套衣服。
在驻村扶贫中,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走村串户摸清“家底”过程中发现了关丽影家的“特殊性”:这是一个六口家庭,10年前丈夫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公公、公婆都70多岁,公婆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多年;女儿上高中,儿子上小学,一家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关丽影肩上……
关丽影家的情况引起了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的高度关注。从那时起,本钢人就主动攀上这门亲戚,多方面伸出援手给予救助和支持,不仅关心住有所居,劳有所得,还关心学有所教。
考虑上高三的孩子住校花销大,乔士良他们2018年专门给上高中的女儿申办了贫困助学金5000元,协调本钢团委为上小学的小刘博送来了学习用品。
去年,关丽影的女儿高考了,根据她的成绩,乔士良和耿进芳又积极帮助协调本钢技师学院,就孩子专业选择、就业分配等事宜进行深入探讨。
“石虎子村的贫困户把本钢人当亲人,贫困户家的孩子就是本钢的孩子。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成长,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更关系到这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当拿到本钢技师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开学之前,乔士良还专门带着从未来过本溪的刘多到本溪游玩一番,并专程带她到本钢技师学院走一走,看一看。此时的刘多已下定决心:“我要好好学习,争取到本钢工作,真正地融入本钢的大家庭,回报本钢恩情。”
今年关丽影的儿子刘博也马上要升入初中了。对他的学习,乔士良他们也给予充分关注。到县城补课,用车捎上一程,傍晚忙完工作,时常顺道到家里过问一下学习情况。
在石虎子村,乔士良和驻村工作队员把扶贫着眼点放在教育上,受益的不仅仅是关丽影的孩子。这些年,乔士良他们先后为石虎子村6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争取到沈阳爱心企业家的无偿资助,小学生1500元/人·学期,初中生2000元/人·学期,高中生2000元/人·学期;协调本钢集团工会、团委、纪委等部门,为贫困户刘本成家中送去助学金5000元,为贫困生刘博、董丞城送去1000余元的课外书籍,捐赠图书200册、书包文具和部分衣物。
“在我们的协调下,建档立卡户董昕的孩子董慧瑶9月8日也要到本溪卫校上学啦!”乔士良说,到时他们会驾车负责把孩子安全送到学校,与学校老师做好对接,确保孩子学有所成。
石虎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闫世国告诉记者,本钢集团驻村帮扶中通过强化教育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定期入户家访,掌握学生动态;关注留守儿童,加强心理疏导等方式多措并举助力教育扶贫,收到较好成效。目前,石虎子村21名适龄学生没有一名辍学,石虎子村的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房子住得宽敞,李凤启也去了最大的心事——往年春节,因为房子门窗漏风,屋内像冰窖,过年都没个好心情,今年可以热热闹闹地在热炕头上过春节了。
王佩荣房屋的改善,正是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协调民政部门帮助解决的贫困户住房问题之一。
把基本生活保障的住房问题当成重大民生问题来对待,让国家好的政策落地,为百姓筑起遮风挡雨的房子,搭起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乔士良和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一批又一批驻村干部一道为此奔波着、忙碌着。近年来,他们先后协调民政部门帮助贫困户建房35所。关丽影家的房子原来是危房,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协调筹措专项资金,给她和其他6个贫困户的危房进行了重建。“现在俺家的房子宽敞明亮,都是托了‘本钢亲戚’的福呀!”去年,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又为建档立卡户李凤启、王佩荣、李生林等进行了房屋重建,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安居脱贫。
石虎子村贫困户的居住问题还牵动着本钢集团领导们的心。村里韩凤英老人本人肢体残疾,还抚养一个因智障不能自理的女儿,是本钢集团总经理汪澍“一对一”帮扶对象。在走访中,汪澍总经理看到房屋年久失修,冬季室内温度低,去年拿出2500元交给驻村工作队,要求专款专用帮助重新更换了窗户,加装了门斗。今年又拿出资金,请驻村工作队协调帮助其更换了屋瓦,重新吊棚,并将院内的地坪和仓房重新进行了整修。
“‘住有所居’既是承诺,也是责任。过上有里儿又有面儿的生活更是村民们的向往。”在本钢集团领导的支持下,乔士良和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员在“住有所居”的问题上始终没有停下脚步,着手做的事情还有更多。
今年6月末,石虎子村柞树岭占地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成使用。
今年7月初,石虎子村7公里巷路工程结束,同每户村民的大门口“接轨”。
今年8月中旬,石虎子村完成柞树岭美丽乡村文明墙建设500米,并为村民统一定制安装了大门。
今年9月初,石虎子村5、6组的50盏路灯完成安装。
……
目前,石虎子村建成两个各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和篮球架、乒乓球台、音响等文体设施;全村新铺设硬化路面20公里,硬化路面达98%。安装太阳能路灯400余盏,覆盖率100%。
清清河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板板整整水泥路,文化广场笑声扬。夕阳西下,石虎子村的两个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健身器材成为孩子们的“新宠”,“大妈们”跳起欢快的广场舞,村里小青年的篮球比赛高潮迭起……
石虎子村的变化是外人能看到的,院落里的冷暖只有当地村民才能体会。“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夏天,和老伙计坐在院子里下下棋,天南地北聊得好不惬意!”村民冷希加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
义诊现场,人头攒动,医患和谐交流,暖意融融。医务人员现场为村民们免费开展疑难杂症的诊疗咨询和血压、血糖、心电图、超声波、X-线胸透等健康检查。
“病有所医,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针对石虎子村距桓仁县城较远,村民看病难、村民收入低看不起病等实际问题,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以解决村民所需所盼所急和创造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协调本钢总医院在石虎子村开展免费体检、诊断治病和卫生宣传等义诊活动,切实解决村民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困难。
从2016年开始,本钢总医院每两年就来村里给村民们免费义诊一次,目前已接待就诊群众近700人次。村民李吉忠高兴地说,“驻村工作队真为咱老百姓着想呀,联系大医院,直接将医疗服务送进石虎子村,送到村民家门口,为我们提供便捷、专业、贴心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让我们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专家级诊疗技术的同时,还能享受免挂号费、免诊查费、各种辅助检查优惠的政策。”
据了解,每次义诊活动中,本钢总医院医疗队的医护人员都尽心为村民诊断治病,对患病程度轻、可当场治疗的村民进行现场诊治并配送相关药品;对那些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新生儿,亲自到家中进行体检;对患病程度重且需急治疗的村民安排车辆送往本钢总医院进行治疗,防止村民病情进一步恶化。截至目前,已经帮助25户村民得到及时就医治疗。今年4月29日,在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村民张鹏由桓仁县医院转到本钢总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
另外,今年7月13日、14日,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还协调本溪市何氏眼科医院,专门为石虎子村所在的黑沟乡4个村285人进行了眼病专科检查,有13人得到免费手术机会。其中,白内障手术1人、胬肉12人。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我国扶贫攻坚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乔士良介绍,新农合等医疗保险制度普及为贫困村民治病医疗提供了保障,但农村居住村民大部分是年龄在50~70岁的中老年人,开展精准健康扶贫,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村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健康扶贫的根本。
在驻村工作中,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不仅协调本钢总医院和本溪市何氏眼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还协调资金帮助石虎子村成两个卫生院,广大村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享受到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更加规范高效,实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
9月3日,70岁的李艳梅早早就来到村卫生院,在自助设备上测量血压,当看到高、低压在正常值范围内,悬着的心放下了、平稳了。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驻村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生事也是乔士良和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队员们要落实的大事。
“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目前,根据石虎子村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特点设计的石虎子村总体建设规划图纸初稿已经完成,将一张蓝图绘到底,石虎子村会更加富庶、美丽、幸福……”对石虎子村的未来,乔士良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
情景:本钢集团派驻到黑沟乡石虎子村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乔士良挑灯在工作日记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今天,本钢集团领导送我和耿进芳队长来到黑沟乡石虎子村,嘱咐我们:“做好扶贫工作要真扶贫,扶真贫,自己也要像一个农民。”这句话我要印在脑海中,落实在行动上,用真情、真心、真意,真扶贫,扶真贫,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村民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时间:2020年9月3日夜晚
情景:本钢集团派驻到黑沟乡石虎子村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乔士良挑灯在工作日记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3年来的扶贫工作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桓仁县距本溪200公里,每周往返,日常下乡入户走访,帮助村里、贫困户脱贫规划,考察村集体项目,组织致富带头人外出学习栽植、大棚种植技术……累不累?累。但看到石虎子村的发展变化,村集体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村建档立卡户全部摘帽脱贫,路灯让小山村明亮了,村路更加平坦了,水渠灌溉设施更加完善了,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洋溢着村民的欢歌笑语,又感觉很充实、很快乐。
3年前,在组织安排下,乔士良来到了黑沟乡石虎子村,成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在随后的扶贫工作中,他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不停地奔走在石虎子村“希望的田野”上,留下怎样的真情、真心、真意故事,让我们顺着乔士良工作日记中的“留痕”,到石虎子村探个究竟。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妈妈、妈妈,咱家的“本钢亲戚”来啦……2019年1月22日正午,透着暖阳的冬日里,正在院子里的小刘博看见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的乔士良等一行人向他家走来,立刻停下玩耍,冲着屋内的妈妈关丽影喊起来。
乔士良等一行人到关丽影家,是代表本钢集团走访慰问贫困村民。这次来,他们带来了豆油、玉米油、面粉等,乔士良和队长耿进芳还自掏腰包为关丽影上小学的儿子和上高三的女儿各买了一套衣服。
在驻村扶贫中,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走村串户摸清“家底”过程中发现了关丽影家的“特殊性”:这是一个六口家庭,10年前丈夫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公公、公婆都70多岁,公婆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多年;女儿上高中,儿子上小学,一家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关丽影肩上……
关丽影家的情况引起了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的高度关注。从那时起,本钢人就主动攀上这门亲戚,多方面伸出援手给予救助和支持,不仅关心住有所居,劳有所得,还关心学有所教。
考虑上高三的孩子住校花销大,乔士良他们2018年专门给上高中的女儿申办了贫困助学金5000元,协调本钢团委为上小学的小刘博送来了学习用品。
去年,关丽影的女儿高考了,根据她的成绩,乔士良和耿进芳又积极帮助协调本钢技师学院,就孩子专业选择、就业分配等事宜进行深入探讨。
“石虎子村的贫困户把本钢人当亲人,贫困户家的孩子就是本钢的孩子。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成长,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更关系到这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当拿到本钢技师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开学之前,乔士良还专门带着从未来过本溪的刘多到本溪游玩一番,并专程带她到本钢技师学院走一走,看一看。此时的刘多已下定决心:“我要好好学习,争取到本钢工作,真正地融入本钢的大家庭,回报本钢恩情。”
今年关丽影的儿子刘博也马上要升入初中了。对他的学习,乔士良他们也给予充分关注。到县城补课,用车捎上一程,傍晚忙完工作,时常顺道到家里过问一下学习情况。
在石虎子村,乔士良和驻村工作队员把扶贫着眼点放在教育上,受益的不仅仅是关丽影的孩子。这些年,乔士良他们先后为石虎子村6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争取到沈阳爱心企业家的无偿资助,小学生1500元/人·学期,初中生2000元/人·学期,高中生2000元/人·学期;协调本钢集团工会、团委、纪委等部门,为贫困户刘本成家中送去助学金5000元,为贫困生刘博、董丞城送去1000余元的课外书籍,捐赠图书200册、书包文具和部分衣物。
“在我们的协调下,建档立卡户董昕的孩子董慧瑶9月8日也要到本溪卫校上学啦!”乔士良说,到时他们会驾车负责把孩子安全送到学校,与学校老师做好对接,确保孩子学有所成。
石虎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闫世国告诉记者,本钢集团驻村帮扶中通过强化教育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定期入户家访,掌握学生动态;关注留守儿童,加强心理疏导等方式多措并举助力教育扶贫,收到较好成效。目前,石虎子村21名适龄学生没有一名辍学,石虎子村的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安居要‘梦想成真’,生活要有里有面”
断桥铝门窗,灶火房里装了橱柜和抽油烟机,厕所有冲水式坐便器和热水器……住进了新房子的李生林难掩满足:“咱农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房子住得宽敞,李凤启也去了最大的心事——往年春节,因为房子门窗漏风,屋内像冰窖,过年都没个好心情,今年可以热热闹闹地在热炕头上过春节了。
王佩荣房屋的改善,正是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协调民政部门帮助解决的贫困户住房问题之一。
把基本生活保障的住房问题当成重大民生问题来对待,让国家好的政策落地,为百姓筑起遮风挡雨的房子,搭起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乔士良和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一批又一批驻村干部一道为此奔波着、忙碌着。近年来,他们先后协调民政部门帮助贫困户建房35所。关丽影家的房子原来是危房,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协调筹措专项资金,给她和其他6个贫困户的危房进行了重建。“现在俺家的房子宽敞明亮,都是托了‘本钢亲戚’的福呀!”去年,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又为建档立卡户李凤启、王佩荣、李生林等进行了房屋重建,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安居脱贫。
石虎子村贫困户的居住问题还牵动着本钢集团领导们的心。村里韩凤英老人本人肢体残疾,还抚养一个因智障不能自理的女儿,是本钢集团总经理汪澍“一对一”帮扶对象。在走访中,汪澍总经理看到房屋年久失修,冬季室内温度低,去年拿出2500元交给驻村工作队,要求专款专用帮助重新更换了窗户,加装了门斗。今年又拿出资金,请驻村工作队协调帮助其更换了屋瓦,重新吊棚,并将院内的地坪和仓房重新进行了整修。
“‘住有所居’既是承诺,也是责任。过上有里儿又有面儿的生活更是村民们的向往。”在本钢集团领导的支持下,乔士良和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员在“住有所居”的问题上始终没有停下脚步,着手做的事情还有更多。
今年6月末,石虎子村柞树岭占地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成使用。
今年7月初,石虎子村7公里巷路工程结束,同每户村民的大门口“接轨”。
今年8月中旬,石虎子村完成柞树岭美丽乡村文明墙建设500米,并为村民统一定制安装了大门。
今年9月初,石虎子村5、6组的50盏路灯完成安装。
……
目前,石虎子村建成两个各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和篮球架、乒乓球台、音响等文体设施;全村新铺设硬化路面20公里,硬化路面达98%。安装太阳能路灯400余盏,覆盖率100%。
清清河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板板整整水泥路,文化广场笑声扬。夕阳西下,石虎子村的两个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健身器材成为孩子们的“新宠”,“大妈们”跳起欢快的广场舞,村里小青年的篮球比赛高潮迭起……
石虎子村的变化是外人能看到的,院落里的冷暖只有当地村民才能体会。“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夏天,和老伙计坐在院子里下下棋,天南地北聊得好不惬意!”村民冷希加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
“过去就医真叫难,现在看病真方便”
“大夫,帮我看看化验单”“护士,我想做个心电图”“请专家帮我定个治疗方案”…… 这是2016年5月21日,本钢总医院(现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投入约5万元义诊资金,带领六大科系主任及14个主任医师、护士长共计22人,配备最先进的战备体检车和国内最先进的大型彩超等设备在石虎子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的场景。义诊现场,人头攒动,医患和谐交流,暖意融融。医务人员现场为村民们免费开展疑难杂症的诊疗咨询和血压、血糖、心电图、超声波、X-线胸透等健康检查。
“病有所医,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针对石虎子村距桓仁县城较远,村民看病难、村民收入低看不起病等实际问题,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以解决村民所需所盼所急和创造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协调本钢总医院在石虎子村开展免费体检、诊断治病和卫生宣传等义诊活动,切实解决村民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困难。
从2016年开始,本钢总医院每两年就来村里给村民们免费义诊一次,目前已接待就诊群众近700人次。村民李吉忠高兴地说,“驻村工作队真为咱老百姓着想呀,联系大医院,直接将医疗服务送进石虎子村,送到村民家门口,为我们提供便捷、专业、贴心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让我们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专家级诊疗技术的同时,还能享受免挂号费、免诊查费、各种辅助检查优惠的政策。”
据了解,每次义诊活动中,本钢总医院医疗队的医护人员都尽心为村民诊断治病,对患病程度轻、可当场治疗的村民进行现场诊治并配送相关药品;对那些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新生儿,亲自到家中进行体检;对患病程度重且需急治疗的村民安排车辆送往本钢总医院进行治疗,防止村民病情进一步恶化。截至目前,已经帮助25户村民得到及时就医治疗。今年4月29日,在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村民张鹏由桓仁县医院转到本钢总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
另外,今年7月13日、14日,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还协调本溪市何氏眼科医院,专门为石虎子村所在的黑沟乡4个村285人进行了眼病专科检查,有13人得到免费手术机会。其中,白内障手术1人、胬肉12人。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我国扶贫攻坚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乔士良介绍,新农合等医疗保险制度普及为贫困村民治病医疗提供了保障,但农村居住村民大部分是年龄在50~70岁的中老年人,开展精准健康扶贫,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村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健康扶贫的根本。
在驻村工作中,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不仅协调本钢总医院和本溪市何氏眼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还协调资金帮助石虎子村成两个卫生院,广大村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享受到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更加规范高效,实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
9月3日,70岁的李艳梅早早就来到村卫生院,在自助设备上测量血压,当看到高、低压在正常值范围内,悬着的心放下了、平稳了。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驻村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生事也是乔士良和本钢集团驻村工作队队员们要落实的大事。
“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目前,根据石虎子村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特点设计的石虎子村总体建设规划图纸初稿已经完成,将一张蓝图绘到底,石虎子村会更加富庶、美丽、幸福……”对石虎子村的未来,乔士良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
2020-12-15
上一篇:矿业歪头山矿11月份全面超产
下一篇:本钢集团第三期新型学徒制培训开班